舟月對驛近寺①
【題解】
這首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的一個夜晚,當時詩人已進入暮年,仍處于乘船漂泊之時。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坐在簾兒高掛的船艙之內,難以成眠。此時,杜甫或許是在想國事未安,或許是幽怨親朋離散,或許是在想一生壯志難酬,或許是哀嘆人生苦短。總之在這種復雜的心境下,寫下此詩。全詩語言清麗,意境凄涼,表現了詩人的寂寞孤獨之情。
【原文】
更深不假燭②,月朗自明船③。
金剎清楓外④,朱樓白水邊⑤。
城烏啼眇眇⑥,野鷺宿娟娟⑦。
皓首江湖客⑧,鉤簾獨未眠⑨。
【注釋】
①對驛:對著驛站。近寺:靠近寺廟。
②更深:夜深了。
③明船:月光照亮了船艙。
④金剎:指佛寺的寶塔。
⑤朱樓:富麗華美的樓閣。此指驛站。白水:泛指清水。
⑥眇眇(miǎo):形容啼聲細小,隱約。
⑦娟娟:姿態柔美的樣子。
⑧皓首:白頭,白發。江湖客:流落江湖的人。此處是作者自稱,其中蘊含身世慨嘆。
⑨鉤簾:鉤起簾子。
【譯文】
夜深了,我并沒有點亮燭火,因為此時,清朗的明月當空,清輝遍灑,船上自然就很明亮了。
青青的楓林外,佇立著一座金光閃爍的佛寺寶塔,清澈的江水邊,有一座朱紅色的驛站小樓,富麗華美的樓閣倒映在清清江水里。
城樓上隱隱約約傳來烏鴉的啼叫聲,江邊夜宿的鷺鳥靜靜地趴在那里,顯出柔美安詳的樣子。
在這樣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已經滿頭白發卻依然飄零在外的我,孤獨地坐在簾子高掛的船艙之內,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安眠。
上一篇:杜甫《至后》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螢火》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