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門奉先寺①
【題解】
這首詩約是杜甫于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在洛陽時所作。那一年杜甫25歲,在洛陽游山玩水,晚上在龍門奉先寺投宿,在寺廟中賞景時,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詩中描繪了作者夜宿奉先寺的所見所聞,表現了詩人青年時期的敏銳感受能力和對佛教的初步認識。
【原文】
已從招提游②,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③,月林散清影④。
天闕象緯逼⑤,云臥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⑦。
【注釋】
①龍門奉先寺:位于洛陽市龍門石窟西山南部,自六朝以來,這里就是佛教勝地,寺院眾多,佛事興盛。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一座石窟,寺中有盧舍那大佛像及石刻群,雄偉壯觀,為龍門石窟之首。
②招提:梵語,四方之僧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處為招提房。
③陰壑:幽暗的山谷。虛籟:指風聲。
④清影:清朗的光影,指月光。
⑤象緯:這里指夜空中的星辰。
⑥云臥:因為龍門山地勢很高,山上時常煙霧朦朧,故杜甫晚上住奉先寺的感覺像臥在云中一樣。
⑦深省:醒悟,慨嘆。
【譯文】
我到洛陽游山玩水,有幸在招提僧的引導下游覽了這里的龍門奉先寺,晚上住在了這寺中的招提房。
入夜后,幽暗的山谷中響起了陣陣風聲,讓人不禁感到一絲寒冷,林木隨風搖擺,月光透過疏散的樹枝,地面上便開始閃爍著月光清朗的光影。
抬眼望去,靜朗的夜空中繁星高掛,仿佛要逼迫而來,那高聳的龍門山好像要直通天上宮闕,住在奉先寺里的感覺仿佛躺在云中一樣,只覺得寒氣滲透了衣裳,有種蝕骨侵肌的冷寒。
拂曉時分,就在快要睡醒時,突然聽到了奉先寺清晨按時敲響的鐘聲,那深沉寬宏的聲音令我為之一震,同時也得到了一種深刻的頓悟。
上一篇:杜甫《有嘆》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玉華宮》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