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家鬼谷子與蘇秦張儀
春秋時期,在周的陽城地界,有一個山谷,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不是人所能居住的地方,所以叫“鬼谷”。
在這谷中居有一位隱者,自號“鬼谷子”,相傳他是晉平公時人,姓王名詡。傳說他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13人,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

鬼谷子在云夢山與宋人墨子一起采藥修道。墨子不娶妻不養子,云游天下,濟人利物,救危扶窮。鬼谷子則通天徹地,其學問之淵博,無人能及。
相傳鬼谷子的師父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他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心中納悶,無心茶飯,鉆進自己的洞室,開始研究竹簡。
鬼谷點著松明火把,他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不僅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
鬼谷子一時興致倍增,他一口氣讀下來,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面記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13篇。

鬼谷子讀完這13篇,不禁拍案叫絕,他想起平素與師父辯論時,師父從來不主動發話,原來師父有如此金書啊!
鬼谷子不禁想起與師父一起生活研習的時光,一股股暖流,一陣陣的心酸,不時又加幾分孤寂。于是,他熄了燈,鉆進被窩睡覺了。在夢中,他夢見了自己手持金書和指南針游說天下的情形。
鬼谷子第二天醒來,覺得十分困頓,但他還是放心不下金書,又打開金書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卻一字皆無。鬼谷子從頭翻至書尾還是一字不見,他更覺此書乃師父至寶,要十分珍重,便走進內洞將其藏在臥榻之上。然后,他走出洞門按照師父所囑進行練功和作法。
不覺又是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谷子走入內洞上榻休息,只見金書閃著金光,字跡依稀可見。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鬼谷子才發現這金書原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真乃曠世奇書啊!

鬼谷子發現金書奧秘后,每夜讀一遍,則每夜可得一書,第三夜他得到的是致富奇書,里面講的是一些養殖方法、貿易原則及取利方法等。
鬼谷子每夜必讀一遍,每次一部新書,天上人間、治國安邦、仕途經濟、天文地理、星命術數、丹藥養生,無所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鬼谷子視為珍寶,愛不釋手。
后來,鬼谷子成了一個很有韜略的政治家和擅長詞鋒的外交家,更是成為了著名的陰陽家、預言家。他長于持身養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所以世人都稱他是一位奇才和全才,他被后人譽為“千古奇人”。
鬼谷子想,不能讓師父留下來的金書失傳。于是,他便根據金書的內容,再根據自己的參悟體會,他便寫出了《鬼谷子》及《本經陰符七術》兩書。
鬼谷子還認為,應該把這些學問不斷發揚光大。于是,他開始招收門徒,開壇授課。在他幾位杰出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兩位要屬叱咤于戰國政壇風云的縱橫家張儀和蘇秦。
張儀是魏國大梁人,是魏國貴族后裔,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當時,列國林立,諸侯爭霸,割據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紛紛采取“合縱連橫”的策略。
秦惠王執政時,張儀由趙國西入秦國,憑借出眾的才智被秦惠王任為客卿,籌劃謀略攻伐之事。后來,秦國仿效三晉的官僚機構開始設置相位,稱相邦或相國,張儀出任此職。
張儀拜相后積極為秦國謀劃,他采用連橫術迫使韓、魏太子來秦朝拜,并與公子華攻取魏國蒲陽。又游說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國把上郡15縣,包括少梁一起獻給秦國。張儀又率軍攻取魏國的陜縣,將黃河天險據為秦所有。秦國國勢日益強盛。
為了對抗魏國的合縱政策,進而達到兼并魏國的目的,張儀運用連橫策略,與齊、楚大臣會于嚙桑,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后來,秦惠王又遣張儀率兵伐蜀,取得勝利,旋即又滅巴、苴兩國。這樣秦國占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有了鞏固的大后方,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張儀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游說諸侯,建立了諸多功績,在秦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鬼谷子的另一位杰出弟子蘇秦,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他出身農家,素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成為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蘇秦從鬼谷子學成之后,出游數載,一無所成,搞得“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感嘆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蘇秦苦讀姜子牙的《太公陰符經》之時,每逢困乏欲睡,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蘇秦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蘇秦在有所收獲后,于是重新出游。這時正好燕昭王在廣招天下賢士,蘇秦便來到燕國,深受燕昭王信任。
當時燕國一心想報強齊之仇。蘇秦認為,燕國欲報強齊之仇,必須先向齊表示屈服順從,將復仇的愿望掩飾起來,贏得振興燕國所需的時間。
公元前285年,蘇秦到齊國,離間齊趙關系,取得齊閔王的信任,被任為齊相,暗地卻仍在為燕國謀劃。齊閔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蘇秦率兵抗御燕軍。
之后,蘇秦又說服趙國聯合韓、魏、齊、楚、燕攻打秦,趙國國君很高興,賞給蘇秦很多寶物。蘇秦得到趙國的幫助,又到韓國游說韓宣王,到魏國游說魏襄王,至齊國游說齊宣王,往楚國游說楚威王。諸侯都贊同蘇秦的計劃,于是六國達成聯合的盟約,蘇秦為縱約長,并佩有六國相印,在當時聲望如日中天。
知識點滴
戰國時期,蘇秦和張儀是好朋友,也都是鬼谷子的門下。蘇秦出道較早,成功也來得順利,而張儀初出道時較為普通,郁郁不得志,不知前途如何,他看到蘇秦已成大事,便想投身門下,找到一條晉升的捷徑。
結果蘇秦不但沒有熱情地款待昔日的同門,還用話語去羞辱他。于是,張儀憤怒地離開了蘇秦的住處。張儀走后,蘇秦又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錢接濟他。
蘇秦的門人們很奇怪,蘇秦說:“張儀的才干在我之上,我怕他為了貪圖一時的眼前小利,過分安于現狀而喪失了斗志。所以,我侮辱了他一番,以便激起他的上進心。”
上一篇:精通帝王術的李斯與法家
下一篇:經學家王弼與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