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帝王術的李斯與法家
在我國戰國時期的楚國上蔡這個地方,一戶李姓人家家里添了一個男孩,取名李斯,字通古。
李斯從小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一天,他發現廁所中的老鼠,看到人來就驚慌失措地逃竄,使他忽然想到,米倉的老鼠看到他時,不但不逃,還有大搖大擺地享用粟米。
這件事使李斯頓悟到環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意識到做“廁中鼠”或“倉中鼠”,完全看自己怎么選擇!于是,李斯決定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到齊國求學,拜大學者荀子為師,向他學習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

學成之后,李斯辭別老師,來到了當時最強的秦國的首都咸陽。在咸陽,李斯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小官,有了接近秦王嬴政的機會。
有一次,李斯對秦王說:“凡是干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當時,秦王正下決心準備統一六國,所以李斯這話甚得秦王歡喜。
于是,秦王便聽取李斯用離間各國君臣的計謀對付六國,并按照李斯提出“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并順序開始征伐韓國。李斯也因這個建議而得到了秦王的賞識,被提拔為長史。
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鄭國到秦國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后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仿模韓國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

秦國的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有大臣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都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
于是,秦王便下了逐客令,楚國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這時,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西戎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5個人,兼并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明辨是非,他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于公元前221年,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建立了秦王朝。
秦建立后,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李斯被任為丞相。當時,由于各國的文字很不統一,同一個字,就有好幾種寫法。李斯便向秦始皇建議“書同文字”,于是,秦始皇便下令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
公元前210年,李斯向秦始皇上了一道重要的奏折,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六國貨幣,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貨幣。
于是,在李斯的主持下,貨幣規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折合一鎰黃金。并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裝飾品和寶藏,不得當作貨幣流通。同時,規定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治罪等。
李斯向秦始皇提的建議和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思想為指導的,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法家的思想。
李斯的政治主張,依法治國的施政措施,對我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知識點滴
秦朝建立之初,宰相李斯為鞏固新政權,對秦始皇說:“由于時代的變化,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并不值得效法。現在天下統一,首先應該防止攪亂民心。對于造謠惑眾,不利于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于皇帝的權威。”
李斯的建議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在李斯建議和主持下,秦王朝還廢除了六國舊制,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我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我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上一篇:稱為大道之源的《易經》
下一篇:縱橫家鬼谷子與蘇秦張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