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三度親征噶爾丹
清朝時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個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歸屬清朝外,其他兩部也都臣服了清朝。自從噶爾丹統治準噶爾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的其他部落,又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幾十萬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請求清朝政府保護。康熙派使者到噶爾丹那里,要求他把侵占的地方還給漠北蒙古。噶爾丹自以為有沙俄撐腰,十分驕橫,不但不肯退兵,還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
由于形勢緊急,康熙決定親征噶爾丹。公元l690年,康熙分兵兩路:左路由撫遠大將軍福全率領,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將軍常寧率領,出喜峰口,康熙親自帶兵在后面指揮。右路清軍先接觸到噶爾丹軍,吃了敗仗。噶爾丹長驅直人,一直打到離北京只有七百里的烏蘭布通(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康熙命令左軍統帥福全反擊。叛軍被殺得七零八落,紛紛丟了營寨逃走。噶爾丹一看形勢不利,帶了殘兵逃到漠北去了。
公元l694年,康熙約噶爾丹會見,訂立盟約。噶爾丹不但不來,還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動叛亂。他揚言他們已經向沙俄政府借到鳥槍兵六萬,將大舉進攻。
公元l696年,康熙第二次親征,分三路出擊: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從東路進兵;大將軍費揚古率陜西、甘肅的兵,從西路出兵,截擊噶爾丹的后路;康熙親自帶中路軍,從獨石口出發。三路大軍約定時期夾攻。
康熙的中路軍到了科圖,遇到了敵軍前鋒,但東西兩路還沒有到達。這時候,有人傳說沙俄將要出兵幫助噶爾丹,隨行的一些大臣勸康熙班師回北京。康熙氣憤地說:“朕這次出征,沒有見到叛賊就退兵,怎么向天下人交代?”當下,康熙決定繼續進兵克魯倫河,并且派使者去見噶爾丹,告訴他康熙親征的消息。噶爾丹在山頭一望,見到康熙黃旗飄揚,軍容整齊,連夜拔營撤退。
康熙一面派兵追擊,一面趕快通知西路軍大將費揚古,要他們在半路上截擊。噶爾丹帶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正好遇到費揚古軍。最終叛軍死的死,降的降,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經過兩次大戰,噶爾丹叛亂集團土崩瓦解。康熙要噶爾丹投降,但是噶爾丹仍然繼續頑抗。隔了一年,康熙又帶兵渡過黃河親征。這時候,噶爾丹原來的根據地伊犁已經被他侄幾策妄阿那布坦占領;他的左右親信聽說清軍來到,也紛紛投降,愿意做清軍的向導。噶爾丹走投無路,只得服毒自殺。
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爾泰山以東的漠北蒙古,給當地蒙古貴族各種封號和官職。清政府又在烏里雅蘇臺設立將軍,統轄漠北蒙古。
后來,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公元l720年,康熙又派兵遠征西藏,驅逐了策妄阿那布坦,護送達賴喇嘛六世進藏。清政府又在拉薩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上一篇:帝王世系-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情場高手胡雪巖-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