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中調
詞調體式之一。篇幅適中的詞。明刻本《類編草堂詩馀》以59字至90字為中調,一般沿習這種說法。中調分上下兩闋,也稱上下片,實為分段。如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常見的中調有:〔釵頭鳳〕、〔一剪梅〕、〔蝶戀花〕、〔感皇恩〕、〔破陣子〕、〔漁家傲〕、〔定風波〕、〔蘇幕遮〕、〔淡黃柳〕、〔青玉案〕、〔小桃紅〕、〔千秋歲〕、〔粉蝶兒〕、〔風入松〕、〔剔銀燈〕、〔側犯〕、〔祝英臺近〕、〔鶴沖天〕等。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中心語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主謂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