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貪官和珅倒臺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崩于紫禁城養心殿。在登基之前就已對和珅貪權納賄不滿的嘉慶皇帝立即采取行動,對失去庇護的和珅動手。和珅下獄七天之后——乾隆駕崩半月之后的正月十八日,嘉慶帝下詔賜和珅白綾一條。
嘉慶元年,乾隆皇帝舉行了禪位大典,當了太上皇。嘉慶即位,和珅就開始擔心了,他害怕嘉慶會處治他,于是采取對策。
乾隆在嘉慶即位之后準備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學士,和珅覺得這對自己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當嘉慶寫詩向老師祝賀的時候,和珅便拿著尚沒寫完的詩稿到乾隆那里去告嘉慶的狀,說:“圣上,您看嗣皇帝在培植屬于自己的勢力了呢。”乾隆很是生氣,詢問身邊的軍機大臣董誥:“依法該怎么處理這件事?”幸虧董誥跪諫:“這只不過是一些祝賀的套話罷了。”乾隆這才作罷。但是,也再沒提升用朱珪的事。
嘉慶帝還是很沉得住氣的,他韜光養晦,凡事都順著太上皇的意思,政事也不自作主張,只是不動聲色地把和珅的一舉一動看在眼里。有人跟他說和珅的不好,他也回護著說:“我正要依靠和珅來治理國家,為何要反對他呢?”甚至嘉慶還有意托和珅代奏要奏明乾隆的事,以表示他對和珅還是非常信任的。互相試探了一段時間之后,和珅放松了警惕之心。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九歲。和珅沒有了靠山,悲痛忙亂中的嘉慶傳旨召朱珪火速回京,令和珅和睿親王淳穎等一塊兒總理喪儀大事,和珅晝夜都在大內守靈,不能夠出入,隔斷了與外界的聯系。
初五日,在嘉慶帝的授意之下,大臣紛紛上疏,彈劾和珅的不法行為。初八,在公布了乾隆的遺詔之后,嘉慶又宣布革了和珅的所有職務,交刑部收監,并下令讓劉墉、董誥等人負責查抄和珅的家產,會同審訊。十一日,在經過了初步的查抄、審訊之后,嘉慶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主要有欺君罔上、壓擱軍報、僭越制度、貪婪聚斂等,并通報各省督撫。嘉慶在上諭中處處譴責和珅獲罪于先皇,這樣一來在大喪期間處置先皇的寵臣也就算名正言順了。
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會議,奏報說:“請皇上將和珅凌遲處死,立即正法。”最后嘉慶帝開口說:“和珅是罪不可恕,如何處治都不過分,但他曾任首輔大臣,為了維護國體,就不要在肆市殺他了。開恩賜他自盡吧。”就這樣,剛剛親政的嘉慶,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收拾掉了和珅這位盤踞廟堂二十多年的先朝寵臣。
上一篇:大變局夾縫中的精英-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太宗朝的皇子們-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