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為什么會泛濫
清朝時期,中國是一個封建帝國,占統治地位的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需求量非常有限,同時,清政府的閉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外貿易規模,這給英國商品的向中國輸入以頑強的抵抗。
英國輸華的商品以紡織品、金屬制品和從印度運來的棉花為主,后兩種商品能夠賺點錢但數量有限。大宗紡織品則虧損。而對于中國的茶葉、生絲等商品,英國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英正常貿易,中國方面一直保持著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紀30年代初,出超額每年仍在兩三百萬兩白銀以上。英國資產階級跟中國做買賣,目的是要賺錢的,怎么能容忍這種貿易格局,必須想辦法來改變這種狀況,于是他們找到了鴉片貿易,來扭轉英國在對華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19世紀以后,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甚至采取賄賂官吏、武裝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紀最初的二十年當中,英國每年平均向中國輸入約4000箱鴉片。30年代激增,到1839年,達到了將近40000箱。從19世紀30年代起,在英國的對華貿易總值中,鴉片占到了二分之一,到鴉片戰爭前,英國在對華貿易終于由入超變為了出超。除了英國以外,美國商人也來中國販賣鴉片,但數量比較少。英國通過鴉片貿易變改變了自己的劣勢地位,由入超轉為出超。鴉片貿易卻給東印度公司、英屬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鴉片販子帶來巨大利益。
上一篇:雍正皇帝愛喝酒-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剃發令”始作俑者-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