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哭靈
西漢時期政治謀略個案。劉邦晚年,呂氏專權,并與驍將樊噲等人結成死黨。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謀反。劉邦命樊噲率兵平叛。出師不久,劉邦聽到樊噲過錯,決意臨陣換將,并采用陳平計策,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宣旨,立斬樊噲,使周勃奪印代將。后來只擒未斬,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往京師長安。陳平押解樊噲行至中途,突然獲悉劉邦病故。他料定朝中必由呂后主持政事,使局勢變得更加險惡。他讓囚車照常行駛,自己則搶先策馬馳往長安。還未到長安,就遇見使者傳詔,命他與灌嬰一同屯戌滎陽。陳平想到前事未及說明,再遠離朝堂,必有禍患。于是他心生一計,撇下使者,馳還長安,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欞前,放聲悲號,且哭且訴。大意是說,先帝命我就地斬決樊噲,我未敢輕處大臣,現已將樊噲押解回京。呂后得知樊噲未死,立即放下心來。又見陳平淚涕橫流,忠君情義溢于言表,頗生哀憐之心。陳平請求留在京師,呂后便命他為郎中令。劉邦病故,這一事變對執行劉邦使命押解與呂后一伙的樊噲回京的陳平,無疑帶來險情。陳平為了自身安危,必須在呂后面前剖白、洗凈自己。為此,他采取哭的一著。明是哭先帝,實則是話給活人聽,向呂后表功。此舉解除了呂后對陳平的疑慮,贏得呂后的信任,陳平避免了一場大災大難。
上一篇:間歇報酬
下一篇:非邏輯思維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