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的經濟發展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在這期間,經濟狀況得到了很好的恢復,清朝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
康熙在位期間,除了在繼續采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之外,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康熙認為“家給人足,而后世濟”,他對民生經濟問題的關注充分展現了其仁愛的一面。
康熙下詔書廢止了“圈田令”,取消了滿清貴族圈近京州縣田地的特權,把土地讓與百姓耕種。清初的規定是墾荒三年內免稅,之后又改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墾荒田十年后征稅。這個政策很好地調動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使得耕地面積有了迅速的增加。而對于哪些農民耕種的原本屬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詔農民可以照常耕種,并且不需要支付田價。
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只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
上一篇:康熙是個全能人才-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慘絕人寰的揚州十日-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