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巧奪天工,人間瑰寶—景德鎮瓷器文化·宋代青白瓷
宋代景德鎮主要燒制青白瓷單一品種,青白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間而得名,青中顯白,白中泛青,釉水晶瑩,潔白不疵,是景德鎮獨特的地區特色。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稱之為“影青”,宋文獻僅見青白瓷一名,無影青之稱,晚清以至民國初年出版的瓷書又有“隱青”、“映青”、“印青”等名,所指皆為青白瓷。
景德鎮宋代燒制青白瓷以日用器皿為主,飲食用具有碟、盤、碗,酒具有注子、注碗、杯、托子,盥洗衛生用具有缽、洗和各式香薰,照明用具有燈盞,有供放藥材、香料及婦女化妝用品的盒子。有一種子母盒,是于大盒之內粘附三個小盒,分別放粉、黛、朱,便于婦女化妝。此外,有專為善男信女燒制的觀音塑像,有專為陪葬用的塔式蓋瓶,寢具有各式枕,如雙獅、立象、臥嬰和銀錠等多種式樣。
在眾多的日用器皿中,瓷盒的生產量很大,這是為了適應當時婦女化妝的需要。景德鎮燒制的盒子形體較小而扁,有圓形、八方形、六瓣形和菊瓣形,蓋面多飾以陽紋印花,盒子底部無釉。南宋時景德鎮制瓷規模極大,當時已有專門制作盒子的作坊。在盒子底部帶有作坊標記,如“吳家盒子記”、“段家盒子記”等,字銘均為陽文直書,國內外出土的此類作坊標記的有“吳”、“許”、“段”、“蔡”、“陳”、“潘”、“余”、“汪”、“藍”、“朱”、“徐”、“程”、“張”等十三家作坊產品,僅生產盒子一類產品就有如此眾多的作坊,足見整個制瓷規模之大了。
景德鎮青白瓷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向有假玉器的美稱。玉器歷來屬于稀有物而為統治階層壟斷專用,青白瓷便滿足了人們對玉器可欲而不可求的渴望,它是景德鎮陶瓷匠別出心裁的創造。青白瓷從出現的第一天起,就受到了眾人的無限喜愛。南宋大詞人李清照《醉花陰》中有“玉枕紗櫥”詞句,其中的“玉枕”正是指這種色質如青白玉的青白瓷枕。
景德鎮青白瓷除具有胎白、釉潤如玉等特點外,還輔之以刻花、篦點、篦劃和印花裝飾,更增強了青白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安徽文化
下一篇:東北文化·東北大地的古代文明·宏偉的秦漢宮殿建筑遺址—碣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