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六下江南
康熙帝曾經六次南巡,留給人們許多的故事,小說、影視更是大肆渲染,把史實涂得看不出本來面目。那么康熙六下江南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康熙帝是清王朝入關以后的第二任皇帝,他熟諳文韜武略,具有遠見卓識,政績卓著。尤其是河務,康熙帝更是為之傾注了畢生精力。從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1707年),康熙帝先后六次南巡,其核心目的便是為了治河、導淮、濟運。
淮安地區(qū)是清代治河的關鍵,是黃、淮、運三水交匯之地。所以,康熙帝每次南巡都是必到淮安視察、指授治河方略的。康熙帝努力在這里踐行他的“一勞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體現(xiàn)了其作為一代圣明君主追求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實人格,留給后人許多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上一篇:平等條約-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康熙帝有多少妻妾-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