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文字冤獄
乾隆是一位才識過人的帝王,他在康熙、雍正兩代杰出帝王建立的基礎上,讓清朝的經濟、文化事業獲得了更大的繁榮,然而“文字獄”卻是乾隆朝最大一弊政。
“文字獄”的首創者不是乾隆,也不是清朝,早在清朝之前的歷代王朝便有因言而獲罪是事例。大清以少數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對漢族知識分子的戒備之心始終都很嚴,從順治帝起,開始興文字獄,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字獄有十來樁,雍正在位十三年,文字獄有數十樁。等到了乾隆朝,更是變本加厲,文字獄簡直成了家常便飯。
乾隆帝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漢人的思想統治,效法祖先大搞文字獄,制造的文字獄有130多樁。乾隆朝的文字獄占整個清朝文字獄的80%之多,在這么多案件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便意味著活著的凌遲、已經死了的戮尸、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的連坐立斬,而這個結果卻又多半是由捕風捉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而造出的。甚至一些瘋子胡亂涂抹也被定為“逆案”,慘遭凌遲,可謂荒唐之極。王錫侯《字貫》案、胡中藻《堅磨生詩抄》案、徐述夔《一柱樓詩》案都是發生在乾隆朝的文字獄大案。
除此之外,乾隆帝為了搞思想統治還屢下禁書令,大量有價值的圖書被銷毀,尤其是他在編《四庫全書》的時候時,燒毀了大量“違禁”書籍,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場浩劫。文字獄、毀書、禁書等政策禁錮了人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近代中國逐步落后于西方國家。
上一篇: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什么是“拖克索”-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