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總論·吳越文化
指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即今江、浙大部和皖、贛的部分地區所形成之文化。該地區在遠古時代即已創造了北陰陽營石器文化、湖熟青銅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由于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水網密布、雨量充沛、物資豐富,因而在物質文明方面一直處于全國的領先地位,特別是陶瓷工業、冶煉技術、絲綢繡錦,更是該地區的驕傲,如名劍多出吳越,干將、莫邪及勾踐之佩劍,均“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戰國策·趙策三》)。吳越文化中“尊天事鬼”(《史記·封禪書》)、“斷發文身”(《墨子·公孟篇》),是其傳統特點之一。吳越方言自成系統,“吳歌越曲”也極富特色,雖外地人不易聽懂,但抑揚悅耳,優美動聽。在文字方面,此地區曾流行中原華夏族文字,后經演進,如同繪畫,多似鳥頭蛇身,富有陳列裝飾價值,是所謂“鳥蟲書”。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君臣關系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