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殖民者占領臺灣后,對臺灣人民進行殘酷的掠奪和壓迫,并想以臺灣為跳板侵略中國的大陸。這一切都激起了臺灣人民的反抗,這些反抗斗爭成為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可靠的支持力量。
順治十八年 (1661年) 四月二十一日,鄭成功率軍2.5萬人由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日抵澎湖,二十九日到達臺灣鹿耳門。荷蘭殖民者早有防備,但鄭成功卻得到臺灣人民的歡迎,使中國軍隊登陸后很快地站住了腳。然后就從海上和陸地兩方面打擊殖民者。在海戰中,鄭成功用木船包圍荷蘭的戰艦,擊沉了??送刑枺仁购商m殖民軍狼狽而逃。在陸地,荷軍從城中出擊,被中國軍隊兩面夾擊,侵略軍頭子湯瑪斯·貝德爾和上百名士兵被擊斃。
鄭成功在臺灣人民支持下大獲全勝,荷蘭殖民者退縮到赤嵌城和臺灣城,妄圖依靠工事進行頑抗。鄭成功首先包圍赤嵌城,重申 “該島一向屬于中國……自應把它歸還原主”,在鄭成功正義而強大的威力下,荷蘭殖民者被迫出城投降。鄭成功隨即包圍了殖民者的首府——臺灣城。
順治十八年 (1662年) 十二月,中國軍隊用大炮摧毀了臺灣城附近的防御工事,城內殖民軍餓死戰死1600余人,余下600名不得不投降。殖民軍頭子揆一于十二月十三日出城在投降書上簽了字。鄭成功對繳械投降者,一律寬大,允許攜帶個人財產歸國。荷蘭殖民者對臺灣的38年統治宣告結束。
鄭成功收復臺灣后不久,在順治十八年 (1662年) 年末,因病去世。鄭成功不愧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為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所作出的輝煌貢獻,將永炳史冊。
上一篇:《鄭成功“背父救國”》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鄭芝龍為南安伯》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