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死后,其子鄭經繼續統治臺灣。
這時的形勢已發生變化,滿漢的民族矛盾相對緩和,統一與分裂上升為新的主要矛盾。鄭經仍以南明為正統,失去了原來抗清斗爭的意義。鄭經與其叔父鄭襲發生火并,派系之爭嚴重,政治上走下坡路,在“三藩”叛亂時,鄭經一會兒支持耿精忠,一會兒又與耿精忠反目,軍事上失去方向,再也提不出有號召力的政治主張。鄭經死后,其長子鄭克監國,因諸弟爭位而生內訌。 鄭經部將馮錫范殺克,立克塽為傀儡。 臺灣統治集團分崩離析,腐朽不堪。鄭克塽又企圖使臺灣成為一個半歸附半獨立的國家。
對臺灣取何種態度,也是清政府反復爭論的一個問題,以鰲拜為首的保守勢力極力壓制進取臺灣的主張。但是康熙皇帝一直主張進取臺灣,在平定 “三藩” 之后,啟用主張統一臺灣的姚啟圣為福建總督,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籌劃進取臺灣。
施瑯主張先取澎湖,以扼臺灣之吭,得到康熙皇帝的支持。施瑯率戰船300,水師2萬,經7天戰斗,占領澎湖。
清軍占澎湖,鄭克塽極為震恐,便于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率眾出降。
收復臺灣后,又有人主張放棄之,康熙皇帝支持施瑯堅守臺灣、開發臺灣的主張,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在臺灣設一府三縣: 臺灣府和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福建省。并在臺灣設總兵1員,副將2員,駐兵8000,分水陸8營。于澎湖設副將1員,駐兵2000,分為2營。
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至此又重新統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了。
上一篇:《綦江文告》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編修《四庫全書》》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