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 是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吳、尚和耿的祖父耿仲明都是降清的明將。清入關后,他們為清軍效力,充當鎮壓農民軍和抗清力量的急先鋒,并在戰爭中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因有功于清政府,吳三桂封為平西王,留鎮云南; 尚可喜封平南王,留鎮廣東; 耿仲明及其子死后,其孫耿精忠襲爵,封靖南王,留鎮福建。這樣,就形成了 “三藩” 各自割據一方的狀態。
“三藩” 各擁重兵,耿、尚各有兵力15佐領及綠營兵67千人,而吳三桂則擁有53佐領和綠營兵1.2萬人。
“三藩” 中,吳三桂最為功高權重,他控制云、貴地區,廣招人材,樹立黨羽,籠絡舊部,倚為心腹,將知縣以上的官吏,令其投身藩下,蓄為私人。他任命官吏,清政府不能干預,他的財政收支,清政府不能核查,而且以 “邊疆未靖” 為理由,要求清政府每年給900余萬兩的餉銀,再加上福建、廣東,清政府每年要給 “三藩” 餉銀2000萬兩,這個數字超過清廷全國一年的1700萬兩的餉費,給清政府造成巨大的財政困難,吳三桂甚至還向全國各地選派官吏,稱為 “西選”,“西選之官幾滿天下”。
“三藩”在其控制區內,任意搜括,殺人越貨。吳三桂在云南“廣征關市,榷稅鹽井、金礦、銅山之稱”,“招徠商旅,資以藩本,使廣通貿易殖貨財”。尚、耿在粵、閩,甚至還潛引外商,肆行無忌。
在“三藩”統治區內,人民遭殃。吳三桂把明朝黔國公沐氏全部田宅據為己有,圈占已歸農民所有的明代衛所軍田。尚可喜將權力交給其子之信,尚之信嗜酒成性,殺人作樂,耿精忠也苛斂橫暴。
總之,“三藩”不僅威脅清朝的統一,也與人民形成尖銳對立。
上一篇:《魯王紹興監國》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大清律》》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