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貴族統治者非常清楚,以一個地處東北邊陲的經濟、文化落后的少數民族來統一以漢族為主的廣大中原地區,必須十分重視籠絡漢族地主階級。
早在入關前,從皇太極到多爾袞就收降了范文程、寧完我、洪承疇等明降官和李永芳、孫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明降將。進入北京后,為了把明朝故吏的仇恨和打擊的力量都集中到農民軍身上,以 “復君父仇” 相號召,禮葬崇禎帝后,造陵墓,令官民服喪三日。對明朝官吏廣泛招用,下令: 凡明朝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原屬宦黨的大學士馮銓和原依附東林黨的陳名夏以及原農民軍中的地主階級分子牛金星父子,投降清朝后都得到任用。南明福王政權的禮部尚書錢謙益投降后,也得到重用。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尊奉,多爾袞進北京后立即 “遣官祭先師孔子”,順治二年 (1645年) 為孔子加 “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之頭銜。
科舉考試是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也是在入關后第二年,于戎馬未寧的形勢下,清廷就開科取士了,鄉試、會試、殿試,一如明制,康熙十七年 (1678年) 設博學鴻儒科,優待“名士”,使漢族知識分子感到出仕有望了,因而擁護滿清的政權。
滿族八旗雖有數十萬,沖鋒陷陣,但統一全中國仍感不足,早在入關前,滿清就收編許多漢人軍隊,組成漢八旗。入關后又利用八旗漢人官僚向各地招撫,據順、康、雍三朝統計,八旗人員任各地督撫者,漢族十居其七,滿族十居其三。
實行一系列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的政策后,擴大了統治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漢族地主階級的反滿情緒。
上一篇:《福王南京即位》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考據學家戴震》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