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寂寞的卡夫卡
一個偉大的作家往往是孤獨的,他們在孤獨中創造了人類精神文明的財富。卡夫卡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孤獨者。
卡夫卡是奧地利小說家,他和喬伊斯、普魯斯特一起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但卡夫卡的小說創作卻幾乎全是在業余時間完成的。他勤奮地寫作,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自身及人類生存的認識,用一種獨特的藝術手法表現了出來。象他在《地洞》中描寫那個不知名小動物的心理活動,“即使從墻上掉下的一粒砂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本S妙維肖地寫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小人物那種戰戰兢兢,難以自保的恐懼處境。《變形記》用象征手法寫格列高爾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變為一個大甲蟲,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生活的重壓,使人變為非人的異化現象??ǚ蚩ǖ倪@種獨特認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使卡夫卡作品因揭示這種所謂的“現代人的困惑”而倍受歡迎,從而在西方掀起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并波及到我們中國。
但是,卡夫卡生前卻默默無聞。他在一家保險公司作事,因勤懇工作而獲上司好評。雖然發表過一些小說,但也沒引起多大反響,而且數量也不大,只占他的好朋友馬克斯·布魯德后來為他主編的《卡夫卡全集》九卷本中一卷的篇幅。為什么會這樣呢?
卡夫卡寫作完全是一種對社會現實不滿,反抗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自我渲泄,不帶有任何功利目的。因而,他對自己的精神產品非常嚴肅,要求很高,多次修改后,仍不肯輕易發表。他自己甚至因此銷毀了一部分手稿。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好朋友馬克斯·布魯特違背了他臨死時要求把全部作品“毫無例外地予以焚毀”的遺愿,從而拯救了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布魯特整理出版了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訴訟》、《美國》、《城堡》,短篇小說《一場戰爭的描述》、《鄉村教師》等三十四篇,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得到了高度評價。卡夫卡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
卡夫卡寂寞的創作生涯仿佛啟示我們這樣一個真理:文學創作該是一種出自真誠,不帶功利色彩的辛勤勞動。一個作家只有真誠地體味人生,觀察研究社會,才能有所創造,其作品的價值也終將為人們承認。
上一篇:生為才子,死為雄鬼
下一篇:生前愿望未能完全實現的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