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總論·齊魯文化
指古代齊魯地區,也即今山東一帶地區之文化。春秋時代,泰山以北地區為齊,是周朝功臣呂尚封侯之地,泰山以南為魯,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封侯之地。齊魯地區依泰山而瀕大海,向稱海岱地區。遠在石器時代,就創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是多源的中華文化主要發源地之一。由于其地理位置優越,在春秋時代即已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別是一些古代文化巨子,如孔丘、孟軻、管仲、墨翟、孫武、鄒衍等都誕生在這里,不僅對齊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且對中華文化的形成也有巨大貢獻,尤其是戰國時期稷下學宮的設立,使儒、道、法、墨、名、兵、陰陽、縱橫諸家爭鳴于此地,融通薈萃于一堂,從而使得齊魯文化具有博大、豐富、尚禮、崇儒的特點,齊魯民風以“好文學”(《史記·儒林列傳》),“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國語·齊語》)而聞名天下。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黃歇浦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龍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