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談·柳如是
《柳如是》:柳如是(1618-1664),清初女詩人。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又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吳江(今屬江蘇)人,一說嘉興人。明末名妓,后為錢謙益妾。明亡時勸謙益自殺,不從。謙益死后,因家族糾紛自縊。能畫,工詩,情辭婉麗,間雜幽怨情調。有《戊寅草》《柳如是詩》等。
“偕隱林泉,以娛晚景” ——寄錢牧齋書
錢牧齋,名謙益,明末清初常熟人。明萬歷進士,崇禎初官禮部侍郎,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被革職。弘光時諂事馬士英,為禮部尚書。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博覽群書,詩文在當時甚負盛名,與吳偉業、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這是錢謙益降清后柳如是寫給他的信。
信的一開頭便說: “古來才子佳婦,兒女英雄,遇合甚奇,終始不易。如司馬相如之遇文君,如紅拂之歸李靖,心竊慕之。”然紅顏薄命,自古而然,有才之女則更甚。寫到這里,柳如是用 “如夢幻泡影”、“味同嚼蠟”訴說自己的風塵生活,將青樓妓館中那表面的歌舞繁華和骨子里的無聊厭煩充分地表現出來。爾后,她說: “自從相公辱臨寒家,一見傾心,密談盡夕。此夕恩情美滿,盟誓如山,為有生以來所未有,遂又覺入世尚有此生歡樂。復蒙揮霍萬金,始得委身,服伺朝夕。春宵苦短,冬日正長。冰雪情堅,芙蓉悵暖; 海棠睡足,松柏耐寒。此中情事,十年如一日。”
信中稱錢謙益脫她于風塵之中,又知音相賞,使她沉醉于“入世尚有此生歡樂”的情愛生活,源于他們之間的一段愛情故事:
柳如是像
柳如是是明末一位頗有民族氣節的女詩人、畫家,與 《桃花扇》 中的李香君齊名。少時因家貧,身陷青樓。她聰慧秀麗,潔身自好,勤學不倦,十五六歲時詩文字畫已有很深的造詣。但她擇友很嚴,擇夫要求更高。明末詩人陳子龍曾與她結為知己,但后來因為陳不能沖破封建禮教正娶她,故與陳分手,之后一直無可意之人。此時,錢謙益雖削職隱居常熟故里,但聲望甚高。他才學宏博,又不拘俗禮。柳為爭得婚姻自主,經過再三考慮,決定秘密探訪。柳如是女扮男裝,從嘉興到常熟,求見錢謙益。但錢不知來者是柳如是,命家人回報不在。柳只得留下書信而去。錢打開書信一看,不禁大吃一驚,方知來者非凡夫俗子,急忙去追,見到柳如是,連連謝罪。柳早有主意,對錢說:“我這一番苦心,只求有做人的一席之地,別無他求。”按照明代禮節,士大夫是不能正娶柳氏的。錢謙益左顧右盼不敢冒昧,后來在門人謀士的策劃下,終于想出了一個滿足柳氏要求的兩全之計——“旅行結婚”。這年六月,正是常熟暑熱天氣,錢備厚禮,雇彩舟,迎柳于鎮江,交拜天地,結成夫婦。
然不意河山巨變,明亡清立。錢謙益迅速降清。對此,柳如是頗難贊同。于是她在信中說:“相公勤勞國家,日不暇給。奔走北上,跋涉風霜。從此分手,獨抱燈昏。妾以為相公富貴已足,功業已高,正好偕隱林泉,以娛晚景。”“奔走北上,跋涉風霜”言錢謙益仕清事。她認為錢謙益“富貴已足,功業已高”,不應降清,而應“偕隱林泉,以娛晚景”,表現了她——一個弱女子在民族氣節問題上比那些名公巨卿高尚得多的識見。據說柳如是未能以其真心真情扭轉錢謙益的降清之勢,曾有投池殉國之舉。
柳如是投池殉國圖
上一篇:翰墨趣談·柳公權
下一篇:信札趣談·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