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盤山
京東風景名山。又名徐無山,四正山,盤龍山等。相傳三國曹魏時田疇隱居于此,亦稱田盤山。在天津市薊縣城西北12公里,屬燕山余脈。山為遠古地殼深處酸性巖漿形成的花崗巖所構成,故與周轉石灰巖構成的群山迥異。以獨特的山坳、怪石、林木、泉水和眾多的歷代文物遺跡,形成壯麗的風景區,素以“京東第一山”稱著于世,也是我國15大名山之一。名勝有五峰(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八石(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又有72寺觀,13座玲瓏寶塔及亭臺樓閣,歷代名人題刻等。古人把盤山分為上、中、下三盤,上盤松勝,蟠曲翳天;中盤石勝,千奇百怪;下盤水勝,涓流不息。盤山崢嶸突兀,峰巒競秀,蒼松擎天,飛泉奔瀉,清乾隆曾在此建造規模宏大的行宮名“寄靜山莊”,惜在抗日戰爭中遭日本侵略者焚毀。山上有冀東游擊隊抗日斗爭遺址,山東麓有為革命烈士修建的盤山陵園,是革命紀念地之一。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白馬非馬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