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禮教
把儒家的禮治思想片面化、絕對化作為強迫人們去信奉和遵守的一種政治倫理制度。禮本來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禮節儀式和道德行為規范的總稱。歷代統治階級都用“禮”規定父子、兄弟、夫婦、長幼、君臣之間的等級關系。秦漢之際,“禮”被看作是一種獨立自存的神秘的東西,是從天命來的,是天理的表現,是“取天之道”來治人情的。董仲舒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思想,認為“三綱”、“五常”來源于天神和天理。后來,隨著儒家政治地位的提高,“禮”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教條。2000多年來,封建統治者利用禮教,宣揚愚忠、愚孝、愚貞,維護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權、族權、神權、夫權這四根支柱。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砭石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社交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