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肯尼迪被刺
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生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富豪家庭與政客世家,畢業于哈佛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美國海軍潛艇艦長,險些喪命,成為英雄。退役后當記者,民主黨人。1946年當選為國會眾議員,1952年為參議員,為1959年關于勞工《肯尼迪——歐文法案》起草者一。在肯尼迪家族和黑手黨“芝加哥教父”金卡納等的協助下,于1960年當選為美國第三十五屆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是天主教徒首次當總統。
1961年1月20日,四十三歲的約翰·肯尼迪總統宣誓就職,決心對抗共產主義,在全世界捍衛“人權”與“自由”,任命弟弟羅伯特為司法部長。不久,他的小弟愛德華當選為馬薩諸塞州的國會參議員。兄弟三人同任聯邦政府要職,這在美國史上實屬罕見,引起社會輿論的非議。
肯尼迪在任內實行改革,提出人權法案給黑人公民權,要求實施老年醫療保險,增加聯邦政府對教育的撥款等,均被國會否決。但國會卻支持降低關稅、提高最低工資限額、增加國防開支與發展核優勢等建議。肯尼迪堅持反共,主張用武力與和平方式摧毀共產主義及其影響,推行“全球戰略”。任命他的妹夫薩金特·施賴弗爾領導的“和平隊”,滲入亞非拉地區;制訂開發拉丁美洲資源的十年規劃;發動并擴大侵越戰爭;制造入侵古巴的“吉隆灘事件”和“古巴導彈危機”,企圖摧垮卡斯特羅政權;肯尼迪曾與蘇聯進行禁止核武器談判,1963年8月美、英、蘇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他還與聯邦德國簽訂發展新式武器和軍事合作協定。
年壯氣盛的肯尼迪正在施展“宏圖”時,卻未料想大難即將臨頭。石油大王亨特把肯尼迪等人視為叛徒,揚言將他們統統殺掉。肯尼迪為了連任總統、爭取政敵堡壘——得克薩斯州及達拉斯市選民的支持,他不聽別人勸阻,于1963年11月22日攜夫人飛往達拉斯市。在副總統約翰遜夫婦、得克薩斯州州長康納利的陪同下,乘敞篷汽車前往市貿易中心大廈出席盛大午宴,并準備發表重要演說。當車隊行駛到教科書倉庫附近,突然發生幾聲槍響,肯尼迪頸部和頭部被射中兩彈,立即送往醫院搶救無效而死亡。州長康納利也受槍傷,但無生命危險。副總統約翰遜夫婦安然無恙。肯尼迪被刺的真相不明,傳說紛紜,至今是個問號。
肯尼迪被刺說明在壟斷資本集團競爭激烈的美國社會,許多家族與肯尼迪家族積怨很深,而肯尼迪的改革措施如火上加油,就發展成你死我活的斗爭。而黨派財閥之爭與黑社會相勾結,暗殺不同政見者,竭力保護部分壟斷集團的利益,已成為美國社會的弊端!
上一篇:美國總統林肯為解放奴隸以身殉職
下一篇:美國總統麥金萊連任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