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戲劇文化·藏戲
藏族戲曲劇種,流行于西藏、四川、甘肅、青海藏族居住區(qū),藏語稱“拉姆”。8世紀西藏(當時稱“吐番”)已有啞劇性的跳神儀式,這是藏戲雛形。15世紀,表演民間故事與佛經(jīng)故事的載歌載舞的戲劇形式出現(xiàn),這是藏戲的開端。18世紀,藏戲從宗教儀式中獨立出來。起初藏戲是一種廣場劇,一鼓一鈸伴奏,演出分三部分:一“頓”,祭神歌舞;二“雄”,表演正戲;三“扎西”,祝福迎祥。藏戲表演有唱、舞、韻、白、技、表六功。1960年后,藏戲由廣場走上舞臺,有了燈光、布景、化妝,使用管弦樂伴奏。傳統(tǒng)劇目有《文成公主》《曲結(jié)諾桑》《卓娃桑姆》等。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蒙藏學校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文化總論·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