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李方膺
《李方膺》:李方膺 清康熙三十四年—乾隆二十年后(1695-1755后),字虬仲,號晴江,又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江蘇通州諸生。傲岸不羈,為揚州八怪之一。善松竹梅蘭,老筆紛披,不拘繩墨。尤長大幅,有士氣。雍正初舉賢良方正,官山東蘭山、安徽合肥知縣。去官后,僑寓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鬻畫以資衣食。著有《梅花樓詩鈔》。
《李方膺》:主要閑章:梅花手段 梅花知己
梅花手段
李方膺善畫梅,大幅梅花蟠塞夭矯,突出一股奇倔傲岸之氣,識者都以為是他自己的寫照。他也頗以此自負,題以長跋,并加蓋此印。
梅花知己
乾隆十四年,李方膺調任合肥。后因為人傲岸剛直,不喜逢迎,受誣獲罪,于乾隆十六年罷官。罷官后一直過著清寒的生活,以寫梅自娛,如乾隆十九年十日,其題《墨梅圖軸》云:“十日廚煙斷未炊,古梅幾筆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飯,滿肚春風總不饑。”又乾隆二十年八月,題《墨梅卷》云:“元章斷炊古今夸,天道如弓到畫家;我是無田常乞米,借園終日賣梅花。”他說自己苦心于斯30年,并不是隨便說說的,他重親身的體驗,有詩云:“我渡大海入空山,空山萬樹白雪顏;攀藤穿霧登其頂,十圍百尺絕等閑。欹者欹,春星皎;橫者橫,春月曉;拙者拙,神裊裊;枯者枯,光窈窕。形如龍,云天矯;皮似鐵,香飄渺。欲問古梅何年栽?縞衣素冠道士來;自言九歲坐方臺,曾經乾坤兩卻灰,只見梅樹與梅開,不見春去與春回。牽衣再細問其因,化入寒煙渺無塵。世人不識古梅面,古梅那識世間人!尋舊夢,淚沾襟;神仙骨,古梅身。是一是二?誰主誰賓?言之津津有味,縱橫寫之恐不真。”對梅花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權知滁州時,入城未見客,問歐公手植梅所在,曰:在醉翁亭,遽往,鋪氍毹再拜花下。”幾近米芾的拜石。他與梅花的交流是一種純粹精神性的,他說:“觸于目而運于心,無心揮之而適拿,目之所觸又不失梅之本來面目。”(李方膺《題墨梅卷》)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寫梅未必合時宜,莫怪花前落墨遲;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袁枚《隨園詩話》卷七)。
梅花手段
梅花知己
上一篇:信札趣談·李宗仁
下一篇:收藏趣談·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