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映襯
漢語修辭格的一種。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也叫“襯托”。映襯可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就是利用同主體事物相類似的事物作陪襯。反襯就是從反面襯托,利用同主體事物相反或相異的事物作陪襯。映襯的修辭作用,主要在于實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俗話說:“紅花還須綠葉扶”,有了陪襯的事物,被陪襯的事物才會顯得突出,才能得到充分的說明。運用映襯要愛憎分明,要賓主分明,陪襯事物與被陪襯事物讓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賓奪主。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星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春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