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萬失卻電燈發明者的桂冠
電燈是19世紀末著名的發明創造之一,這項發明的桂冠落在了愛迪生頭上,使斯萬(1828—1914)心里產生一絲淡淡的酸楚。
1809年,英國著名科學家戴維發明了利用碳棒之間的電弧光照明的電弧燈。他還實驗用電流通過白金絲產生的光來照明,但白金絲很快在空氣中燒掉了。之后,一些科學家開始了電燈的研究,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英國人斯萬,他從事電燈研制30多年,研制成用堅韌的碳絲做燈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1877年,愛迪生也開始了電燈研制,他試用了上千種燈絲做材料,都失敗了。他又選擇碳精絲作燈絲,把它插在電池的兩極間,碳絲發亮了,可隨著白亮之后,碳絲和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作用而斷裂了,愛迪生又選用了銥、白金等難熔化的合金作燈絲,很快被燒斷。1879年,他用白金絲作燈絲,得到了25瓦的燈光,但這個燈也很快燒毀了。
1879年11月1日,愛迪生在《科學的美國人》雜志上看到了斯萬用碳絲作燈絲的報告,又重新研制碳絲燈泡,他用普通的棉線彎成釵形,放在密封的容器里燒,加以碳化,冷卻以后,小心地從密封容器里取出,裝進燈泡里,經過數次失敗后,終于成功地把碳化棉絲裝進燈泡,接通電源后,這盞燈亮了,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根有效的電燈絲,它燃燒了40個小時后熄滅了。在1881年巴黎博覽會上,愛迪生獲得了榮譽獎,而斯萬只獲得了比較低一級的金質獎章,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
發明電燈的桂冠為何沒有落在斯萬的頭上呢?除愛迪生在人員、資金、設備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外,他對每項改進都申請了專利,到1883年獲得有關電燈的專利147項,而斯萬在制成第一個碳絲燈泡的32年后,才第一次申請燈泡專利。他雖然一路遙遙領先,但在沖刺的關鍵時刻卻被后來者甩下了。
辛勤耕耘是可貴的,而辛勤地收獲同樣可貴。只講耕耘,不問收獲,果實會落在地上爛掉。
上一篇:數學界還沒有對魯菲尼——霍納法進行更名
下一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未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