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學在海外的早期傳播·以儒學及其文化傳統研究為中心的原始漢學的興起
東西交通與中西文化的交流,從時間上講始于公元之前直至十五世紀;從空間上講闊至西亞、南亞、中亞、中南亞、北非、南歐等歐亞大陸和里海、地中海、紅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從文化交流的渠道和方式講,物質文明的自然碰撞,思想精神的相互影響、汲取,文人哲人式的融會貫通,民間百姓的兼收并蓄,媒體的道聽途說和傳播,專門家們的介紹和研究,等等。但作為原始漢學的興起,不僅要有漫長的形成過程,而且主要靠海外漢學家們對中國文化的介紹和研究。而介紹和研究的主要內容,無疑是儒學及儒學文化影響下的文化傳統。
馬可· 波羅像
據西方國家歷史文獻記載,漢學約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在十五世紀前,一千五百多年來的東西交通與文化交流,僅僅是漢學的萌芽時期。原始漢學的真正興起和確立,則是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的創建過程,是逐漸形成的海外漢學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介紹和研究的結果。
上一篇:儒學文化的社會功能·“鄉土中國”中的示范作用
下一篇:宗教與祭祀·儒學體系的祭祀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