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會戰(1941年5~6月)
1941年5至6月,中國第1戰區部隊在山西省南部中條山地區對日軍第1集團軍進行的防御戰役。
日軍為實現“要在華北殲滅山西南部的中央軍”的計劃,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指揮所屬部隊,并從華中抽調第33、第21師團,采取迅速的殲滅戰和反復“掃蕩”的戰術,向中條山地區發起進攻。為確保晉南戰略要地,中國第1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第5、第14集團軍所轄的10個軍對日軍展開作戰。
5月7日,日軍在航空隊的支援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向中條山地區中國軍隊發動全面進攻。中條山西側:日軍第41師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于8日突破中國守軍第43、第17軍陣地占領垣曲,將中國軍隊截為東、西兩部。9日,日軍分向東西擴張,至12日,先后攻陷邵源和五福澗,與由東面突入的第35師團會合,同時控制了黃河北岸各渡口。日軍第36、第37師團及獨立混成第16旅團,由聞喜、夏縣等地向東發起攻擊,守軍第80軍、第3軍頑強抗擊,并在望原和臺寨作背水之戰。8日,數路日軍貫穿中國守軍陣地。第3、第17軍遂向西北突圍。第80軍奉命南渡。中條山北側:陽城附近日軍第33師團及獨立混成第4旅團一部,于5月7日下午向董封東西一線中國守軍發起攻擊,遭到第98軍的頑強抵抗,激戰至13日,日軍再次增援,董封陣地被突破,第98軍轉移至橫河鎮東南地區。時垣曲、邵源均已失陷,并遭由濟源方向突入之日軍向北夾擊。第14集團軍腹背受敵,遂于14日向北突圍。中條山東側:日軍第21、第35師團,于5月7日分由沁陽、溫縣出發,在飛機和戰車的支援下,突破守軍第9軍陣地,分別攻占孟縣(今河南孟州)、濟源。10日,第35師團攻占龍王窩,并向官陽攻擊。至12日,日軍第21師團突進至邵源,與由垣曲東進日軍第41師團會合。14日后,日軍一面封鎖黃河渡口,一面在中條山區反復“掃蕩”,留置山區的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至28日,會戰遂告結束。
此次會戰,由于中國軍隊疏于防守,臨戰又缺乏物質和精神準備,抵抗失措,遭到慘敗,傷亡4.2萬人,被俘3.5萬人。日軍以1:20的極小傷亡代價掃蕩了中條山地區所有國民黨軍隊。會戰中,八路軍應衛立煌、蔣介石之要求,進行交通破襲戰,開展大規模游擊戰,牽制日軍,掩護了第1戰區各部的撤退。
上一篇:《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1895年4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中法基隆滬尾之戰(1884年8~10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