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把危險留給自己
吳運鐸193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參加了新四軍。他在軍工生產(chǎn)中曾負過三次重傷,先后失去了左手、左眼,炸斷了右腿。傷殘后仍頑強堅持工作。
解放初期,吳運鐸以驚人的毅力,克服文化低、身體殘的困難,寫成了有10萬字的自述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被贊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44年秋天的一個深夜,幾架敵機轟炸抗日根據(jù)地,在儀揚邊區(qū),一連投下8個大炸彈,可是炸彈一個也沒爆炸,只是把地炸得直顫,鉆進土里兩丈多深,洞口比井口還大。
這8顆炸彈都緊靠著,要是有一個爆炸,其余的受到爆炸波的感應(yīng),也會一起爆炸。
這樣的炮彈,過去兵工廠的同志從沒見過,但可以設(shè)想,一旦發(fā)生爆炸,這一帶的村莊就會全部毀滅,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將遭到無法估量的損失。
邊區(qū)政府一面組織撤離,一面根據(jù)兵工廠技術(shù)人員的建議,組織幾百個農(nóng)民挖炸彈。
在吳運鐸等同志指導下,從天蒙蒙亮一直挖到中午,這8顆炸彈都露頭了。如果再繼續(xù)挖下去,一旦鍬鎬撞擊了炸彈,就會引起爆炸。要想把炸彈挖出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首先拆除引信。
25歲的吳運鐸,憑著5年和炸彈打交道的經(jīng)驗,感到情況嚴重,他當機立斷,決定讓所有農(nóng)民立即撤到山背后隱蔽起來,由他和兵工廠的幾個人擔任拆除引線的工作。
邊區(qū)政府的同志把農(nóng)民帶到安全地帶,吳運鐸和兵工廠的同志研究著拆除引線的辦法。
可是以前他們拆過的都是日軍的炸彈,而今天的炸彈是美國的,大家誰也沒拆過。
過去沒爆炸的炸彈是引線出了毛病,而這些大家伙卻是定時炸彈。既然是定時炸彈,那么什么時候爆炸呢?同志們的眼睛都看著吳運鐸。
吳運鐸握緊工具,向同志們下了命令:“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為了黨的事業(yè),由我先吃這個最大的。如果出現(xiàn)意外,請同志們更加小心。現(xiàn)在,請你們向后轉(zhuǎn)!跑步前進!到山背后去隱蔽!”
同志們還要爭,吳運鐸大喊一聲:“我干這個時間最長,我是共產(chǎn)黨員!你們快撤!”說罷,拿起工具,騎在那個最大的炸彈上面。
吳運鐸像手術(shù)臺前診治疑難病癥的醫(yī)生似的開始仔細察看。片刻,他咬著牙,使勁地從炸彈上拔出了比迫擊炮彈還大的一個信管,又把彈尾上的信管也卸下來,敲掉了大炸彈的爪牙。
就這樣,一個連著一個,花了4個多小時,把那8顆炸彈上的信管全部拆除了!
勇敢和智慧,來源于火一樣的赤誠,來源于鐵一樣的信心。吳運鐸成功了。他終于征服了這些侵奪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魔鬼。
吳運鐸高興地把大家招呼來,幾十個人拉一顆,把8顆炸彈都拖到平地上來。然后和幾位同志迅速地把8個大彈殼和炸藥運到了兵工廠。
由于吳運鐸及同志們的果敢行動,不僅避免了一場巨大的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而且給兵工廠補給了炸藥。吳運鐸在人們心里留下了高大的、不可磨滅的光輝形象。
上一篇:呂岱聞過則喜
下一篇:商鞅變法立竿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