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魚米之鄉,物美資豐—江西物產資源·珍奇動物食贛之萍
江西是野生動物資源大省,不僅種類多,而且還有一些珍貴的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如江豚、白暨豚、虎、云豹、金錢豹、梅花鹿、黑鹿、鬣羚、斑羚、白鸛、黑鸛、白頸長尾雉、白冠長尾雉、黃腹角雉、白鶴、白頭鶴等。野生動物為人類提供工業原料,食品原料,醫藥原料,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要素,因此必須執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經營利用”的方針。
我國最大的候鳥保護區之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總面積約為33.6萬余畝。每年冬季有數以千萬計的冬候鳥來此越冬。在一百五十多種鳥類中,野鴨數量最多,野鴨有花臉鴨、綠頭鴨、鴛鴦等二十多種。此外還有鴻雁、灰雁、白額雁等大型候鳥和美麗潔白的天鵝。白色仙鶴、白鸛和黑鸛是世界瀕危物種,在鄱陽湖卻有大量發現。白色仙鶴每年春季在蘇聯西伯利亞西部繁殖,冬季則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到鄱陽湖越冬。
鄱陽湖區附近鼓澤縣有成群梅花鹿,鹿是一種珍貴的藥用動物,渾身是寶。它以青草、樹葉、苔蘚、蕈類為食,棲息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邊緣地帶。
江西靖安縣和廬山等地還有大鯢分布。大鯢,又名娃娃魚,因為它叫聲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的兩棲動物,大者長達一至二米,成體用肺呼吸。大鯢肌肉白嫩,味鮮美,應大力發展人工養殖。
江西盛產各種魚類。鄱陽湖每年出產二十多萬斤銀魚;自大海上溯長江、鄱陽湖,進贛江的鰣魚,每年都要到江西吉安地區的峽江縣境內贛江中產卵,產卵季節即可捕到脂肪豐富的鰣魚。鱘魚是一古老魚類,是活化石,經濟價值非常高,皮可制革,肉質可以益氣補虛、防風除濕,魚卵制成“黑魚子”醬,是世界市場上的名貴佳肴。
江西還有許多珍珠工廠,即利用蚌類生產珍珠。鄱陽湖里產量很大。江西江、湖、水庫多,蚌類資源豐富,人工培養珍業很有發展前景。江西同樣蘊藏著雄厚的中華蜜蜂資源。飼養中華蜜蜂不僅可以生產蜂蜜、蜂王漿,還可生產蜂蠟、蜂膠、蜂毒及花粉等多種產品。
柳宗元《捕蛇者說》提到的“黑質而白章”的毒蛇,也就是銀環蛇,在江西從北到南都有分布。銀環蛇喜食鼠類,而且藥用價值也很大,孵出七天左右的幼蛇干入藥稱“金錢白花蛇”,可治風濕癱瘓、破傷風、梅毒、小兒驚風抽搐等癥,蛇膽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效果很好?,F在很多地區養殖銀環蛇和其他蛇類。
上一篇:江西文化·巧奪天工,人間瑰寶—景德鎮瓷器文化·現代新型陶瓷文化
下一篇:甘肅文化·“百科全書”—敦煌遺書·珍貴的科學技術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