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
地方戲曲是最能體現(xiàn)地方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在安徽,地方戲曲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品種繁多,它們深深扎根于民眾之中,從民俗文化中吸取了許多養(yǎng)分,也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中國戲曲起源很早,但由于資料缺乏,對明代以前在安徽這塊大地上活躍過的戲曲歌舞形式已難以了解,現(xiàn)在所知產(chǎn)生最早的劇種是明代中葉以后逐漸形成的徽劇。到清代,民間戲曲遍地開花,先后產(chǎn)生了儺戲、目連戲、含弓戲、梨簧戲、曲子戲、推劇、瑤劇、嗨子戲、清音戲、二夾戲、鳳陽花鼓戲、淮北花鼓戲、皖南花鼓戲、宣卷戲、端公戲、黃梅戲、文南詞、夫子戲、牛燈戲、岳西高腔、廬劇、沙河調(diào)、淮北梆子戲等約三十個新劇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徽劇、廬劇、黃梅戲、泗州戲、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等。此外,在京劇的形成和完善過程中,安徽人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上一篇:嶺南文化
下一篇:安徽文化·特色鮮明的戲曲藝術(shù)·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淮北花鼓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