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大放異彩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阿凡提的故事》
自1955年的《民間文學(xué)》刊物首先開始介紹《納斯爾丁·阿凡提的故事》以后,阿凡提這個名字很快被我國廣大人民所熟悉,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喜愛,歷幾十年而不衰。
《阿凡提的故事》是短小形式的一系列民間笑話,是民間故事中的珍品。它的主人公是納斯爾丁·阿凡提,“納斯爾丁”是本名,“阿凡提”是尊稱,意為“老師”,“先生”。他是個理想化的人物,是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他勤勞、勇敢、幽默、樂觀、機智、富有正義感。有時,他也冒點傻氣,做點不該做的事,但卻顯得他更加可愛,更加真實。在他身上,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愛憎分明的感情,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他的故事內(nèi)容非常豐富和復(fù)雜,像現(xiàn)實生活一樣綺麗多彩,那些反動統(tǒng)治者和腐朽的宗教勢力常常是他諷刺、嘲弄和鞭撻的對象。有關(guān)他的故事、數(shù)百年來在新疆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等民族中都有流傳,其中在維吾爾族民間流傳最廣,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熟知。
《阿凡提的故事》不但在新疆各民族中,而且在土耳其、阿拉伯、伊朗、中亞以及東歐等地也廣泛流傳。據(jù)土耳其的穆夫提·哈桑等學(xué)者考證,阿凡提實有其人,叫霍加·納斯列丁。公元1208至1209年他誕生于土耳其西南部西甫里希薩爾城附近的霍爾托村,以七十六歲高齡死在阿克謝希爾城。他在當?shù)匚髂辖嫉膲災(zāi)怪两裆写妗H欢?jīng)過長期歷史的陶洗和增飾,經(jīng)過在民間代代口傳心授而產(chǎn)生了變異,阿凡提的許多故事梗概盡管仍然保存下來,卻和原型脫離了關(guān)系,卻往往染上了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像維吾爾族,他們本身便是愛唱、愛跳、愛歡笑的民族,因此他們格外偏愛阿凡提。他們本民族的“藍特盤”是同《阿凡提的故事》類似的一種短小形式的民間笑話、趣事。幾百年來,維吾爾族人民不斷將自己本民族的“藍特盤”集中到阿凡提這個著名人物身上,形成了今天獨具維吾爾民族特色的《阿凡提的故事》這一龐大的笑話體系。現(xiàn)在新疆各民族人民心中,阿凡提早已不是一個真實歷史人物的形象,早已不是土耳其的霍加·納斯列丁。他已變成經(jīng)過藝術(shù)的構(gòu)思再創(chuàng)造的傳奇人物,是聰明、機智和幽默的象征,是新疆民間文學(xué)這個古老而繁茂園地上培育出的一棵珍木。
《阿凡提的故事》往往以簡練的語言,深刻的含義,巧妙的寓意引人發(fā)笑。比如《末日》中講道,一個財主問阿凡提:“阿凡提,你說說看,世界的末日在什么時候?”阿凡提答:“在你死后的第二天,你兒女瓜分你的財產(chǎn)的時候。”再如《去問小偷好啦》,阿凡提的毛驢被賊偷走了。鄰居問道:“你的毛驢是怎么被偷走的,是夜里還是白天?”阿凡提回答說:“偷驢的時候我不在家,究竟是怎么偷的你去問小偷好啦。”由此可見,這類故事一般不十分注重情節(jié),多用人物對話或自白來揭露矛盾,說明生活現(xiàn)象。當引得你張開嘴巴笑時,又會向你嘴里丟進去一些東西,讓你咀嚼,去體會中間甚濃的余味,從而使你從中受到教益。
上一篇:青藏文化·文學(xué)奇葩·《西藏王統(tǒng)記》
下一篇:中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