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英才石延年
石延年 (公元994~1041年),字曼卿,一字安仁,祖籍幽州 (今北京地區一帶)。契丹占領幽燕,其祖石志成率族人南下歸宋,定居于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南)。
石曼卿為人,“跌宕任氣節”,他鄙視凡俗事物,傲然居世,因而雖才高學豐,仍累舉進士不中,宋真宗錄用三舉進士不第者,授為三班奉直,曼卿以恥不就。張知白一向認為曼卿是奇才,就以奉養老母的理由勸其任職,曼卿才不得已而上任,并作一絕句來自我解嘲: “無才且作三班借,請俸爭如錄事參。從此罷稱鄉貢進,直須走馬東西南。”
入朝后,石曼卿曾任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又出任金鄉(今屬山東)知縣,以治理有方而知名。后被薦升為乾寧軍 (今河北青縣)通判,調任永靜軍(今河北東光縣)。因其表現出的卓越的政治才干,不久升為大理評事、館閣校勘,歷光祿、大理寺丞。他上書章獻太后,請求她還政于仁宗皇帝。章獻太后去世后,當初反對她臨朝的人都得以升職。范諷身居顯位,曾打算以此引薦曼卿,被曼卿堅決制止。但后來范諷遭貶,曼卿卻因與范諷關系密切而受牽連,謫為海州 (今江蘇灌云)通判。在海州,他不以被謫而意志消沉,依舊努力造福一方百姓,他曾命人撿拾許多桃核,種植山上,“人不到處,以彈弓種之”。這樣,沒過幾年,海州城就“桃花遍山谷” 了。后來,曼卿奉詔回京,升任秘閣校理、太子中允,不久,還未等他盡情施展自已的才能,便患病離開了人世。
石曼卿雖英年早逝,但他所擁有的卓越的政治才干和文學才能,在當時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剛入朝時,他擔任的是些虛職,這使得他情緒低落,常借酒消愁,且其酒量之大,曾與一志士名叫劉潛的在酒樓中對飲,“至夕殊無酒色”。在他遭貶海州通判的日子里,與客劇飲,又創出 “囚飲”、“鬼飲”、“鱉飲” 等飲酒的名堂,單由這些名稱中,我們就能了解到他當時郁悶壓抑的心情,一個有志之士是絕不甘心于無所作為的。而一旦他得以施展身手的機會,就會淋漓盡致地把才能發揮出來。
石曼卿磊落英才,具有安邦定國的雄才偉略,身居太平盛世的人們,往往沉浸于安逸的生活中而缺乏憂患意識。宋真宗景德年間,契丹、西夏紛紛臣服,兵革平息,隨致武備松弛,人們思想也松懈下來,而此時惟有他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他在宋仁宗明道元年 (公元1032年) 上書中提出: “天下不識戰三十余年,請選將練兵為二邊 (指西夏與契丹) 之備。”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建議未受到朝廷重視。直至康定元年 (公元1040年) 西夏元昊謀反,仁宗才想到了石曼卿的建議,于是召見他,進而采納其議。河西用兵,他受命出使河東,“籍鄉兵,凡得數十萬”,以應邊境之急。當時有邊將隨即就想發兵攻打,他認為“不教之兵勇怯相雜,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既然來不及操練兵士,就應從中選出 “敢行者”充任先鋒,那么人人都能成為勝敵之兵了。由此可見曼卿深知用兵之道。在辦理軍務期間,同行的吳安道晝訪夕思,所至郡縣,考圖籍,見守令,做了許多考察工作,仍惟恐負了朝廷的厚望,而曼卿吟詩飲酒,仿佛并不在意,而詢問之時,他竟對將兵之勇怯、芻糧之多寡、山川之險易、道路之通塞等狀況了如指掌,使安道驚嘆而佩服不已,以為 “天下奇才”。
石曼卿之所以聞名一時,還得力于其文學才華。史載他“于詩最工”,亦說明其詩歌創作頗有成績而為世人稱道。他的詩風飄逸豪放、跌宕奇峭。北宋前期,“民風豫泰,操筆之士,率以藻麗取勝”,而曼卿卻能力矯時弊,獨拔流俗,蘇舜欽在《石曼卿詩集序》 中說其詩作: “震奇發秀,托風物象之表; 警時鼓眾,氣橫意舉,灑落章句之外。”形成了以奇峭跌宕為主格調的風格。他擅長排律,又長于敘事。“天寒河影淡,山凍瀑聲微”,“閉戶斷蛛網,折花移鳥聲”,“水盡天不盡,人在天盡頭”等均為其五言小詩中之佳句。曼卿以詩歌豪于一時,是在天圣、寶元年間。他曾于平陽會中代作寄尹師魯一篇,詞意深美,曰: “十年一夢花空委,依舊山河換桃李。雁聲北去燕西飛,高樓日日春風里。眉背石州山對起,嬌波淚落妝如洗。汾河不斷天南流,天色無情淡如水。”此詩寫得自然流利,韻味雋永,為曼卿最為得意之作,后經其故人關泳增演其詞,并 “隱度入迷仙引聲韻”,使得天下人爭相傳唱。文人石介所作《三豪詩》 中說: “曼卿豪于詩,永叔豪于文,杜默師雄豪于歌也。” 曼卿能獨占 “詩豪” 之名,可知其詩歌創作影響之大。
石曼卿還善于書法,其“筆畫遒健,體兼顏柳”。往往是詩成翰隨,即為墨寶。曼卿一日獨行京師,被一豪士請至府中,“求曼卿書字”,曼卿就將自己的《籌筆驛》等詩書寫于他,豪士異常珍愛,“贈金帛可值數十百千”,范仲淹也這樣評價: “曼卿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
石曼卿在北宋的政壇、文壇上均取得一定建樹,他與范仲淹、蘇舜臣、歐陽修等人交往甚密,他謝世后,其摯友歐陽修撰寫了吊詩、祭文、墓表等表達自已痛惜哀悼之情。歐陽修評價石曼卿的作品時說: “君詩猶壯夫,信哉天下奇。”這一評價,就充分說明了他在當時文壇上的地位和影響。
上一篇:百代商人鼻祖白圭
下一篇:神韻獨勝鄭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