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玄宗本紀
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時胸懷大志,發動兵變,鏟除了韋后等人。即位之初,他勵精圖治,知人善任,啟用了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一批賢臣,創造了歷史上有名的開元盛世。然而,在統治后期,他寵愛楊貴妃,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寵信邊將安祿山,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這場叛亂雖然平定下來,但唐朝元氣大傷,地方割據勢力越來越強大,國運也由盛轉衰。
發動兵變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他相貌英俊、體格勇武,自小聰慧,騎射、音律、歷算、天文之類,樣樣精通。他最初被封為楚王,后來改封為臨淄郡王。
景龍四年(710),他前往京師覲謁中宗,敏銳地洞察到了朝廷潛伏的陰謀,因此借故留在京師,以伺其變。果如所料,不久韋皇后就謀殺了中宗,執掌了朝政大權,一時朝廷震蕩,人心惶惶。玄宗趁機與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尚衣奉御王崇曄、公主府典簽王師虔、朝邑尉劉幽求、苑總監鐘紹京、長上折沖麻嗣宗、押萬騎果毅葛福順李仙鳧、道士馮處澄、僧普潤密謀討伐韋后。有人提議應事先告知相王李旦。玄宗說:“不能告訴相王。此事成敗未卜,如果他同意我們的計策,這會使他也卷入危險之中;如果他不同意,我們的行動就要破產了。”于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借著夜幕的掩護,玄宗與劉幽求率領羽林兵,偷偷潛入禁苑,同時葛福順、李仙鳧等人,率領萬騎攻打玄武門。當玄宗一行來到兩儀殿時,宿衛的禁兵早已得知風聲,紛紛響應,殺死了韋后。天亮以后,李隆基才告訴相王。相王流著淚說:“幸虧靠你,我才能幸免于難。”于是玄宗被任命為殿中監、檢校隴右群牧大使等職。
睿宗即位后,玄宗被立為皇太子。景云二年(711),玄宗以太子身份監國,并有權任免六品以下的官員。延和元年(712),占星官員說:“帝座的星象將有變動。”睿宗說:“太子賢德,我已決意傳位于他,以避災禍。”七月,睿宗下詔,傳位于皇太子李隆基。
勵精圖治
開元初年,玄宗皇帝勵精圖治,勤于政事。太平公主自恃公主的身份,驕縱不法,肆無忌憚。鑒于前朝女主亂政的教訓,玄宗即位不久,就果斷誅殺了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同時,他提拔賢能,任用了大批賢臣,如宋璟、姚崇等人,讓他們執掌宰相等要職,成為他的股肱之臣。對于老百姓,他施行仁慈的政策,詔令停止那些不必要的營造建設,以避免勞民傷財。同時他放寬刑法,削減了很多囚犯的刑期,并讓地方官員收葬暴露野外的遺骸。
開元元年(713),玄宗在前殿當著眾多朝臣的面,焚毀掉許多價值連城的珠玉錦繡,以杜絕王公大臣的奢華之風。這年八月,他又汲取歷朝的昏君亂臣的教訓,禁掉女樂歌伶。鑒于吐蕃等外族對邊境的威脅,他重視軍備,在驪山講武,檢閱軍隊,并派遣軍隊征伐契丹……因為這種種有力的措施,唐朝很快國威大振,使鄰國大受震動,以致吐蕃遣使前來求和。當突厥前來犯邊的時候,面對強大的唐朝軍隊,他們大敗而歸。因為玄宗的德政,以及大唐強盛的國力,開元三年,突厥部的三姓葛邏祿甚至率領著大量的部眾前來歸附。然而,盡管吐蕃遣使求和,卻一再背叛盟約,派兵騷擾唐朝邊境。開元四年,吐蕃入寇松州(今四川松潘),被松州都督孫仁獻擊敗,吐蕃再次求和。開元五年二月,河南、河北發生大規模蝗災、水災,玄宗體恤民情,免去受災地的稅收。
開元六年正月,突厥再次請和。二月,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王脧率兵討伐突厥。八月鬧旱災,玄宗親自審問囚犯,平復冤案,并減免囚犯的刑罰。十月,玄宗賜帛給河南府、懷州、汝州和鄭州的父老。十一月,給宗室的后裔封賞官職。開元七年閏七月,因為旱災,玄宗避開正殿,停止太常的音樂,并削減膳食。開元八年正月,宋璟被罷免宰相職務。三月,免除遭受水旱之州拖欠的賦稅,并免除戍邊或征戰的士兵家屬一年的徭役。九月,突厥入侵甘州和涼州,涼州都督楊敬述與突厥交戰,被突厥打敗。契丹也入侵邊疆,朝廷任命王晙和韋抗率兵加以討伐。開元九年二月,突厥再次請和,玄宗下詔免除了全國七年以前拖欠的賦稅。四月,蘭池胡人康待賓入侵邊境。五月,玄宗赦免了死囚犯和流放充軍的犯人。七月,王晙擒獲了康待賓。八月,蘭池胡人康愿子入侵邊地。開元十年四月,張說被任命為朔方軍節度大使。五月,突厥再次遣使請和。九月,張說在木盤山打敗了康愿子,并將他活捉。吐蕃攻打小勃律,被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擊敗。開元十一年正月,減輕了東都囚犯的刑罰,流徙以下的罪行全部被赦免。受贍養的老人全部賜予物品。皇上又停留潞州(今山西長治),免除百姓的五年徭役。又赦免太原府的囚犯,免除百姓的一年徭役,貧窮人家則免除三年,功臣之家免除五年。又賜予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為名譽縣令,婦女為名譽縣君夫人。四月,玄宗任命張說為中書令,吏部尚書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開元十三年正月,皇帝派遣使者,安撫天下的州郡,并收葬朔方、隴右、河西等地陣亡的將士尸骨。三月,玄宗封皇子李潭等為王。十一月,皇帝到泰山封禪,并大赦天下。御駕經過之處,都免除一年的徭役。又特許天下人盡情聚飲七天。玄宗又來到孔府,用牛羊等做祭品,祭祀孔子,免除墓地附近五戶人家的徭役。十四年二月,張說被罷免宰相職務。
開元十五年正月,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君?在青海打敗了吐蕃。九月,吐蕃入寇瓜州,擒獲了刺史田元獻。接著又入侵安西,被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敗。同月,回紇攻打甘州,王君?戰死。十六年正月,趙頤貞再次在曲子城擊敗了吐蕃。七月,吐蕃入侵瓜州,被刺史張守珪打敗。接著,隴右節度使張志亮等人在大莫門城與吐蕃交戰,再傳捷報。八月,吐蕃在祁連城被唐軍擊敗。九月,因為久雨不晴,皇帝再次下詔,減免囚犯的刑罰。十七年二月,嶲州都督張審素攻克了云南的昆明城和鹽城。三月,張守珪和吐蕃在大同軍交戰,吐蕃戰敗。這一年,蕭嵩被任命為中書令。十一月,皇帝遍拜祖宗的陵墓,并大赦天下,免去當年一半的賦稅。玄宗又褒揚百姓中孝敬父母者,以及義夫節婦等人,免除他們的終身徭役。沿途迎接皇帝的各州縣,也被免除當年的徭役,士兵等人也有所賞賜。開元二十一年正月,皇帝臨幸溫泉宮。閏三月,幽州副總管郭英杰與契丹會戰于都山,郭英杰戰死。十二月,蕭嵩、韓休被罷免了宰相。張九齡受到皇帝的器重,被任命為中書侍郎等職。次年,張九齡被擢升為中書令。六月,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將俘獲的奚部和契丹的戰俘獻給朝廷。十一月,下詔免除關內、河南等地農田不滿百畝的百姓當年的賦稅。十二月,張守珪與契丹交戰,斬殺了契丹王屈烈。二十三年正月,皇帝下詔,戍邊的士兵如果家中有父母年過七十的,士兵就可以回家奉養雙親,并讓百姓盡情聚飲三天。八月,玄宗下詔免除了鰥寡孤獨之人今年的賦稅。十月,突騎施侵犯邊地。二十四年正月,北庭都護蓋嘉運打敗了突騎施。八月,突騎施請求和談。十一月,裴耀卿、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李林甫兼任中書令,逐漸受到皇帝的寵信。朔方軍節度副大使牛仙客被擢升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皇帝臨幸溫泉宮,讓壽王的妃子楊氏(即楊貴妃)做道士,號太真。
為政昏朽
天寶元年(742)正月,玄宗大赦天下,并更改年號。下詔京師的文武百官毛遂自薦擔任州刺史。十二月,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在青海打敗了吐蕃,河西節度使王倕攻克了吐蕃的漁海、游奕軍等地,朔方軍節度使王忠嗣在紫干河追上并打敗了奚人,進而出兵討伐突厥。二年四月,皇甫惟明攻克了吐蕃的洪濟城。三載八月,拔悉蜜攻打突厥,殺死了烏蘇米施可汗,割下他的首級,前來進獻朝廷。十二月,皇帝在東郊祭祀九宮貴神,并大赦天下,下詔讓每戶人家都收藏《孝經》一書。
天寶四載,王忠嗣在薩河內山打敗了突厥。三月,皇帝將外孫獨孤氏的女兒封為靜樂公主,嫁給契丹松漠都督李懷節;楊氏的女兒封為宜芳公主,嫁給奚饒樂都督李延寵。八月,皇帝將楊太真冊封為貴妃。九月,契丹、奚人都殺死公主,起兵反叛。皇甫惟明在石堡城(青海西寧市西南)與吐蕃交戰,副將褚戰死。五載七月,朝廷處死了括蒼郡太守韋堅、播川郡太守皇甫惟明。六載正月,大赦天下,流放的官員中,年老者可以退職。三月,陳希烈被任命為左丞相。這一年,安西副都護高仙芝與小勃律國交戰,并打敗了敵軍。七載,群臣給皇帝上尊號,號為開元天寶圣文神武應道皇帝,并大赦天下,免除了百姓次年的租庸。
十一載二月,突厥部落阿布思侵犯邊境。六月,御史大夫兼劍南節度使楊國忠在云南打敗了吐蕃,攻克了故洪城。十一月,李林甫病死,楊國忠被任命為右丞相。十三載二月,楊國忠被晉封為司空。三月,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擊敗吐蕃,收復了河源九曲等地。十四載三月,安祿山在潢水打敗了契丹。十一月,安祿山反叛,攻陷了河北諸郡。范陽守將何千年殺死了河東節度使楊光翙,歸附叛軍。皇帝任命伊西節度使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討伐安祿山。十二月,安祿山攻陷了靈昌郡,接著攻陷陳留郡,活捉了太守郭納,張介然被殺。安祿山勢不可當,很快又攻克了滎陽郡。封常清在甕子谷與安祿山交戰,大敗而逃。接著安祿山攻克了東都洛陽,河南尹達奚珣向安祿山投降。恒山郡太守顏杲卿打敗并活捉了何千年,攻克趙、鉅鹿等十四郡。封常清、高仙芝被皇帝處死。哥舒翰被任命為太子先鋒兵馬副元帥,鎮守潼關,郭子儀在河曲打敗了安祿山的部將高秀巖。此月,平原郡太守顏真卿、饒陽郡太守盧全誠、司馬李正起兵討伐安祿山。
叛臣作亂
十五載正月乙卯,安祿山攻陷恒山郡,擒獲了顏杲卿等人,并隨后攻陷了鄴、廣平等九郡。李光弼被任命為河東節度副大使,率兵討伐安祿山。安慶緒侵犯潼關,被哥舒翰擊敗。二月,嗣吳王李祗在陳留打敗了安祿山部將謝元同,李光弼攻克了常山郡,與郭子儀會師,打敗了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三月,顏真卿攻克了魏郡。史思明入侵饒陽、平原等地。隨后,張巡在雍丘打敗了安祿山的部將令狐潮,李光弼也攻克了趙郡。五月,魯炅在滍水被安祿山打敗,逃跑到了南陽。六月,顏真卿在堂邑打敗了安祿山的部將袁知泰。哥舒翰在靈寶西原遭遇到安祿山,被叛軍打敗。同一天,郭子儀、李光弼在嘉山打敗了史思明。哥舒翰被部將擒獲,向安祿山投降,于是潼關陷落。玄宗準備親征,走到馬嵬時,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殺死了楊國忠等人,楊貴妃也被賜死。同一天,張巡在白沙堝打敗了安祿山的部將翟伯玉。然而安祿山早已攻陷了京師。七月,皇上進駐普安郡,任命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統轄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等地的節度使。隨后,皇帝來到蜀郡,并大赦天下。不久,皇太子在靈武即位,并奏報玄宗,玄宗派遣韋見素、房琯、崔渙等人前去冊封皇帝。至德三載十月(758),肅宗收復了京師,奏報太上皇。十二月,太上皇從蜀郡返回,住在興慶宮。上元元年(760),移居到西內甘露殿,后來在神龍殿去世,終年七十八歲。
上一篇:淮陰侯列傳
下一篇:王世充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