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蒙諾索夫——歲隨父出海的科學家
——10歲隨父出海的科學家
羅蒙諾索夫,俄國文學家,科學家。他開創了俄國詩歌的新形式,創造了物質結構的原子學說。俄羅斯人尊稱他為“科學始祖”,偉大詩人普希金說他是“俄國第一所大學”。
在俄羅斯北方的北德納河的一個大島上,1711年11月19日,誕生了一位享譽俄國的著名人物,他就是羅蒙諾索夫。
從10歲起,他就跟隨父親出海捕魚,接受暴風雨的考驗,鍛煉出一身漁民特有的鋼肌銅膚、健壯的體魄和堅忍不拔的意志。
他經常劃船到對岸的城鎮去,幫助父親賣魚,買來生活必需品。
一天,羅蒙諾索夫又和往常一樣,提著魚簍,劃著小船去賣魚。誰知,他走了沒多久,天空就翻了臉,轉眼間便烏云密布,狂風夾著暴雨鋪天蓋地地襲來。
此時家中的母親心急如焚,祈禱蒼天保佑她的兒子。狂風暴雨終于停了下來,母親快步跑到河邊,遙望著河面,熱切地期盼著兒子的歸來。
突然,遠處漂來一條小船,母親瞪大了雙眼,仔細一看,是兒子劃著小船回來了。
她不顧一切地著水沖了上去,抱著渾身濕透的兒子淚水洶涌而出。看著母親那驚喜的樣子,羅蒙諾索夫說:
“媽媽,您不是常對我說,漁民的兒子要經得起風浪嗎?所以,狂風暴雨來臨時,我一點都不害怕,從容地劃到了對岸。你看,我不是安全地回來了嗎?”
聽了兒子的話,母親驚異地看著兒子,她突然感到,10歲的兒子長大了,已經練就了一對堅硬的小翅膀。
父親第二天就帶他出海了。
海上捕魚是很辛苦的,但小羅蒙諾索夫一點也不怕。
冬天,天氣格外冷,小羅蒙諾索夫的雙手凍得通紅,母親看了很心疼,讓他在家休息,可他卻說:
“勇敢的孩子絕不在困難面前退縮,應該勇敢地戰勝困難!”
大海上美麗的景色令小羅蒙諾夫陶醉。看!那初露水面的紅日,千姿百態的冰山,絢麗奇妙的極光,還有那迎著暴風雨疾飛的海燕……
面對著這迷人的大海,羅蒙諾索夫心里在想:
太陽是從水里鉆出來的嗎?冰山這么重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極光為何那么艷麗?叼著魚的海鷗飛到哪里去了?
每次遠航歸來,鄰居舒布諾伊爺爺都問羅蒙諾索夫:
“孩子,打了很多魚回家吧?”羅蒙諾索夫總是回答說:
“爺爺,打了很多魚,還打了很多‘為什么’哩!”接著,他便把想到的問題說給舒布諾伊爺爺聽。
舒布諾伊爺爺是個有文化的人,知識廣博,對這個滿腦子“為什么”的孩子非常喜歡,不但幫助他解答問題,還熱心地教他識字和拼讀,鼓勵他學習文化知識。
不多久,他便把舒布諾伊爺爺家里的藏書全部讀完了。于是,羅蒙諾索夫又向別的鄰居借書。
有一次,他從一個鄰居借到了兩本書:一本是《斯拉夫語語法》,另一本是《算術》。這本《算術》書內容可豐富啦,除了算術之外,還有物理、幾何、航海、氣象等科學知識,真像一個小百科全書。
羅蒙諾索夫,被這兩本書迷住了,強烈的求知欲在膨脹。他不分晝夜地讀著、思考著、琢磨著。白天,他還常常一個人躲在僻靜的荒野上讀書,似乎忘記了嚴寒和饑餓……
上一篇:繆勒——給醫生取綽號的頑皮孩子
下一篇: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