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錢君匋
《錢君匋》:錢君匋(1907—1998),原名玉棠,學名錦堂,號豫堂、午堂。原籍浙江海寧,生于浙江桐鄉。書畫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致力于音樂、國畫、書法、篆刻創作及書籍裝幀工作。建國后,曾任上海新音樂出版社、北京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上海文藝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上海分社編審,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長。著有《西洋美術史講話》、《中國璽印源流》、《君書籍裝幀藝術選》、《君匋印選》、《冰壺韻墨》等。
“無倦苦齋”印
錢君匋對趙之謙等三位成就極高的篆刻大師非常崇拜,收藏其印章甚多。據稱,他在上世紀50年代,得知天津有一批趙之謙的印章要處理,馬上冒著紛飛的大雪趕赴天津。幾經周折,終于見到趙之謙的刻印作品。經過甄別將105方印全部收購。他將趙之謙的號——無悶、黃牧甫的號——倦叟、吳昌碩的號——苦鐵,各取一字,作為自己齋室之名——無倦苦齋,以此四字入印,也包含有為藝術而不知倦苦之意。因為在滬語中,“倦”與“權”、“齋”與“抓”發音相同,“文革”中,幾位戴“紅袖章”的小將,無限上綱,無中生有,硬說這齋名是錢某發泄“無權可抓”的感情流露。于是以資本家等莫須有罪名兩次抄家,把錢君匋半生節衣縮食所藏的字畫、印章、書信、文物等一掃而空。當抄到錢君匋珍藏多年魯迅給他的信時,錢老拼命護著不讓拿去,結果被兇狠的造反派一木尺打得頭破血流,錢老幾乎昏了過去。雨過天晴,查抄之物分批物歸原主,錢老熱淚盈眶,刻了“與君一別十三年”、“庚申君匋重得”兩鈕,以抒情懷。
“嫌其銅臭”印
錢君匋因姓“錢”,刻過一方“嫌其銅臭”印。他說:“我姓了錢,也的確愛錢,我一分一分地掙,一萬一萬地花?!痹瓉?,他把節衣縮食省下的錢都用于收集文物書畫,最后將其價值6000萬元的文物全部捐給了故鄉桐鄉。錢老先生第一次捐獻是1985年,也是錢老80大壽之年。沒想到事隔12年之后,錢君匋又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分4次向浙江海寧錢君匋藝術館作了生平第二次捐獻。共捐贈藏品1000余件,計有名人字畫、陶瓷、銅器、工藝品及他本人的字畫、作品、印章、印譜、著作等。在這批藏品中,有明范秉秀草書軸、董其昌草書詩軸、魯迅行書詩軸,及左宗棠、梁同書、林則徐、康有為、翁同龢、羅振玉、何紹基、豐子愷、林散之等名家書法作品,還有金農《梅花圖》,黃賓虹《山水圖》、張大千、潘天壽、任伯年等名家畫作及宣德爐、古銅鏡、清代官窯瓷瓶、壺等珍貴藏品。這真是“身為物主不為奴,萬物捐獻利天下”。
無倦苦齋
新羅山館
與君一別十三年
錢君匋年七十以后之作
新羅山館
錢君匋繪《瓶花》,上鈐“錢君匋印”
上一篇:閑章趣談·錢君匋
下一篇:收藏趣談·錢君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