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馴鴿練眼功
梅蘭芳是中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之所以在藝術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靠的是勤學苦練。
在他8歲的時候,就進戲班學戲。老師見他進步太慢,認為這孩子學藝沒有希望,就對他說:“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一賭氣,再也不教他了。
自從挨了老師的一頓罵之后,梅蘭芳就發奮苦學。練鞒工的時候,用一條長板凳,上面放著一塊長方磚,他支著鞒,站在這塊磚上,要站一炷香的時間。開始站上去,戰戰兢兢的,痛楚異常,不一會工夫,就支持不住,只好跳下來。但日子一長,腰腿就有了勁,漸漸地就站得穩了。
他常常練得腳上起泡,疼痛難忍,但仍堅持不懈,從不間斷。冬天,他在冰地里,支著鞒,打靶子,跑圓場。起先一不留神,就摔跤,可是支著鞒在冰上跑慣了,演出時不支鞒,就覺得輕松自如,真是苦盡甘來。
由于他勤學苦練,到了十七八歲,知識便一天比一天豐富,演技也一天比一天出色了。
梅蘭芳年幼時,兩只眼睛微帶近視,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有時迎風還會流淚,眼珠轉動也不靈活。這對于一個演員來說,的確是個致命的缺陷。
因為演員們的眼睛在五官當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臉上只有一雙眼睛是活動的,能夠傳神。許多名演員,都有一對神光四射、精氣內涵的好眼睛。
當時許多親戚朋友都替梅蘭芳的眼睛發愁,怕這雙眼睛影響他藝術前程的發展。
怎么辦呢?
“練!”
梅蘭芳養起鴿子來了。從此,他就等于訓練了一支空軍部隊。
他指揮的工具是一根長竹竿,上面掛著紅綢,是叫鴿子起飛的信號,綠綢便是飛降的標幟。先練成一部分鴿子作基干,能夠飛得很高很遠并且自己回來。
然后,在這一隊熟鴿子里面,每次加入一兩個生鴿子,一起練習。遇到別家的鴿子群,混合到一起的時候,就要看各人訓練技巧的高低了。也許自己的生鴿子被別家裹了去,也許自己的熟鴿子,把別家的裹回來了。
這養鴿的游戲,雖是一種樂趣,同時也是一種苦差事。
每天天剛蒙蒙亮,梅蘭芳就得起床,他打開鴿子窩,把它們的小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喂食、喂水,這些工作一樣都不能少。等到這些工作都做完了,便開窩放鴿。先把飛行力最強的一隊放上去,飛了一會兒,接著放第二隊、第三隊……
鴿子飛得很高,放鴿的人要用盡目力來辨別這鴿子是屬于自己的,還是別家的。
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眼睛老隨著鴿子望,愈望愈遠,仿佛要放到天的盡頭,望到云層的上面去……
不只一天,天天這樣做,數年以后,在不知不覺之中,梅蘭芳的眼睛便治過來了。
一次,梅蘭芳在臺上演《穆柯寨》,臺下一位老觀眾情不自禁地對旁邊的白發老太太說:“你瞧他那雙眼睛,多么有神,這不是天生的嗎?”很顯然,這位老觀眾沒有聽說過梅蘭芳養鴿子的故事。
上一篇:梁守槃不迷信外國
下一篇:王力自學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