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落第
唐伯虎(1470—1523年),名寅。字子畏,號六如。蘇州人。他與當時的文征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舉鄉試第一。當時鄉試的主考官是梁儲。梁儲對唐伯虎所做的鄉試文章很贊賞。回京覆命時,梁儲便將唐伯虎的文章拿給了侍講學士的程敏政。程敏政看后,贊賞之余,更為唐伯虎大加延譽,唐伯虎聲名大顯。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北上京師參加會試。這一年,大學士李東陽,程敏政為會試總裁。在試前,江陰富人徐經賄賂程敏政的家僮,家僮偷出試題給了徐經。會試后,未經閱卷,給事中華昶疏劾程敏政賣題,由是,科場案發。
科場案發后,明孝宗下詔令程敏政勿閱卷,李東陽獨閱試卷。給事中林遷玉上疏,指責程敏政科場可疑事六件。因而,程敏政、唐伯虎、徐經俱下獄。結果,因唐伯虎試前所做文章與泄漏題相符,又曾與程敏政有交往,故被革去考試資格。
唐伯虎因科場案被累,不能成進士。這對于唐伯虎一生是最痛心之事。仕途之無望,更令其妻徐氏大為失望,便棄唐伯虎而去。自此,唐伯虎終日詩灑,漫游名山大川,致力繪畫。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以賣畫為生。雖然他的畫名很高,但晚年生活相當窘困。
科場之案,不分青紅皂白,使唐寅受連,對其一生道路發生了重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上一篇:唐代馬球被廢
下一篇:唐太宗與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