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火藥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炸藥的一類。最早應用的是黑色火藥,其主要成份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起來,因其顏色是黑灰色,故名。最早的火藥是在煉制丹藥時無意中配制出來,因此種“藥”容易起火,故名火藥。其發明距今已1100多年。火藥用途很廣,但最早最主要的用途是在軍事方面。904年,曾使用“飛火”攻城,即在箭桿上綁一個火藥團,點燃引信,用弓發射,火燒敵軍。宋時對火藥制造和使用都有很大提高。《武經總要》中記載三種不同用途不同比例的火藥配方,表明人們已熟練地掌握火藥的性能。利用其性能,分別制成了爆炸火器、噴射火器和管狀火器,噴射火器以火箭為代表,其制造原理與現代火箭制造原理相符。管狀火器即是槍和炮。13世紀時,制造出一種管狀火器叫“突火槍”,用竹筒做槍身,內裝火藥和“子窠”,這是最早能發射子彈的火槍。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一門元至順三年(1332)鑄造的銅銃,這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炮。13世紀時火藥傳到阿拉伯國家,又經阿拉伯傳入歐洲。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火器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靈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