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豈止是戰場的直接較量
公元前297年,在托勒密和西西里國王阿加托克利的幫助下,在埃及作人質的皮洛斯回到了伊庇魯斯。起初,皮洛斯為防止在不利條件下與尼奧托勒馬斯爭奪,于是,他表面上與尼奧托勒馬斯非常友好,但暗中卻互相嫉妒,互相暗算。后來,皮洛斯先下手為強,借一個祭祀的機會,殺死了尼奧托勒馬斯,獨掌政權。隨后,皮洛斯就著手向外擴張。恰在此時,馬其頓因為王位繼承問題而發生內訌。其中一個叫亞歷山大的王子向狄密多留和皮洛斯求援,并以成功后割地相許。皮洛斯欣然允諾,于公元前295年進軍馬其頓,迅速地占領了馬其頓的帕拉烏伊亞、提姆菲亞、安布累西亞、阿開那尼亞等地方。后來,狄密多留殺害了亞歷山大,當上了馬其頓的國王,于是他便向皮洛斯宣戰。皮洛斯與狄密多留共進行了三次大的戰役,前兩次雖然沒有戰勝狄密多留,但卻給了他以沉重的打擊,從而使馬其頓人對皮洛斯產生好感。在第三次戰役中,皮洛斯為擾絡人心,對被俘的馬其頓士兵以禮相待,善言撫慰,并親自送他們歸營。這些被俘士兵因感激皮洛斯釋放之恩,便到處宣傳皮洛斯的好處、皮洛斯的仁慈、人道。經過宣傳,狄密多留的很多士兵都自動跑到了皮洛斯一邊。就在這個時候,色雷斯國王萊西馬庫斯率兵趕到。為了對付狄密多留,皮洛斯與萊西馬庫斯實行聯合,共同把狄密多留趕出了馬其頓,并共同瓜分了這個王國。
狄密多留的失敗,其中有原因很多,例如狄密多留的力量相對地處于劣勢,其行動不如皮洛斯勇敢、敏捷,辦事拖沓等等。但其中的關鍵一條就在于,狄密多留為了爭奪國王寶座,不但殺掉了他答應幫助的亞歷山大王子,而且還濫殺無辜,對士兵粗暴等,而這一切恰恰被皮洛斯當作了攻擊他的把柄,而且皮洛斯還能巧妙地反其道而行之,優待俘虜,禮遇馬其頓人,使馬其頓人人心傾向皮洛斯。而對戰場之外的“功夫”,狄密多留一點也沒注意。實際上,皮洛斯也有許多把柄留在狄密多留的手中,例如皮洛斯殺害其使用者尼奧托勒馬斯等等背信棄義的丑行,但狄密多留卻不屑注意這些,結果,在強敵面前只能落荒而逃。倒是后來的色雷斯國王萊西馬庫斯深知這“戰場外的功夫”的奧妙,在向皮洛斯發動襲擊的同時,廣造輿論,破壞了皮洛斯的聲譽,結果取得了馬其頓人的支持。此時的皮洛斯只得象狄密多留一樣灰溜溜地退出馬其頓,于公元前283年,回到伊庇魯斯,空手而回。從另一方面來講,皮洛斯的失敗還在于他過于恃強好勝。當亞歷山大王子邀請他和狄密多留一起幫助他進行內戰時,皮洛斯完全可以先采取“隔山觀虎斗”的戰略,待馬其頓戰爭進入關鍵時刻出兵,這樣既可以少受損失,又可以實現其野心。然而,皮洛斯卻沒有這樣做,倒是色雷斯國王萊西馬庫斯比他技高一籌,待各方打得精疲力竭時,馬上出兵馬其頓,再配合其他手法,輕易地奪取了本應屬于皮洛斯的勝利果實。與萊西馬庫斯相比,皮洛斯可說野心有余,智慧不足。
上一篇:群眾辦學運動
下一篇:勝利進軍中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