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臨難不屈
瞿秋白(1899—1935),江蘇常州人。他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學原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在國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設為南方的新文化運動中心,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民族振興輸送了一大批棟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長汀縣被國民黨軍逮捕,6月18日慷慨就義,時年36歲。
1935年6月17日夜。
36師參謀長向賢矩又一次來到關押瞿秋白的囚室。他告訴瞿秋白,宋希謙已經收到了蔣介石的密令:“將瞿秋白就地處決,具報。”言畢,他靜觀瞿秋白的變化,希冀在這最后的時刻能夠有意外的收獲。
瞿秋白端坐在桌子前面的木椅上,面色沒有絲毫變化。少頃,瞿秋白站起身來,對向賢矩說:“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闭f完這話,瞿秋白揮揮手,示意向賢矩離開,讓他安靜一會兒。向賢矩見瞿秋白有逐客之意,只好悄然地退了出去。而瞿秋白并沒有坐在那里考慮什么,而是躺到了床上,安然入睡,一會兒便發出了均勻的呼吸聲。
1935年6月18日。
伴著晨光的照臨,36師師部一派肅殺之氣。特務連連長余冰走進關押瞿秋白的囚室,向瞿秋白出示了對他的槍決命令。
這時,瞿秋白早已在案頭揮筆寫好了絕筆:“眼底云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
9時20分,瞿秋白穿一件中式黑色對襟衫,一條白色抵膝短褲,黑襪黑鞋,神態自若,緩步走出囚室。36師百余名軍官,先后來到院內的堂屋里,目送這位“共犯”。不同的政治觀點,不同的階級立場,使他們與瞿秋白成為判若涇渭的“敵”“我”,但“瞿秋白”偉大的人格力量又深深地吸引著他們。瞿秋白為他們刻的印,戎馬倥傯中,他們也都悉心保存著。煞有介事地舉行了一個軍事法庭宣判后,瞿秋白向這些軍官們掃視了一下,從容走出了大門。來到中山公園涼亭,瞿秋白整一整衣衫,然后背負雙臂,昂首直立,留下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幀風采,那恬淡閑靜的神情之中,流露出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概。
涼亭中,早已經擺好了四碟小菜,一甕薄酒。
瞿秋白獨坐其間,自斟自飲,談笑自若:“我的這個身軀還能由我支配嗎?我愿意把它交給醫學校的解剖室。聽說中國的醫學校和醫院的實習室,很缺乏這種科學實驗用具。我是多年的肺結核者,假定先照過一張調光照片,然后把這軀殼解剖開來,對著照片研究,一定可以發現些什么?!?/p>
“我有兩個要求:我不能屈膝跪著死,我要坐著。第二點就是,不能打我的頭?!?/p>
用完餐,大約10點鐘。
瞿秋白坦然地步出中山公園,身后緊隨著36師特務連的一百余名士兵,向刑場走去。這手無寸鐵的“死刑犯”,自有一股逼人的氣勢,凜然不可侵犯。從公園到刑場,約兩華里路程,瞿秋白手持點燃的煙卷,緩步而行,邊走邊唱。他唱《紅軍歌》,唱《國際歌》?!秶H歌》是用俄語唱的,臨場監刑的36師政訓處長蔣光啟,原是留俄學生,他分明聽到了瞿秋白那低沉而又有力的發音:“英特納雄耐爾……”
是啊,“英特納雄耐爾”,為了這個理想,瞿秋白嘔心瀝血,今天,是為你作最后的奉獻了。
隨后,瞿秋白就在這里站下,環視四周:山上青松挺秀,山前綠草如茵。
他點頭微笑:“此地甚好?!?/p>
然后,瞿秋白在草地上盤腿而坐,含笑飲彈。
是年,瞿秋白36歲。
瞿秋白英勇就義后,世界各國的共產黨組織紛紛悼念。
妙語點睛
毛澤東在為《瞿秋白文集》題詞時,高度贊揚地說:“在革命困難的年月里堅持了英雄的立場,寧愿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p>
警世良言
我們要抱著樂觀去奮斗,我們往前一步,就是進步,不要有著憤嫉的心,固執的空想,要細觀察社會病源。我們于熱烈的感情以外,還要有沉靜的研究,于痛苦困難之中,還要領會他的樂趣。
——瞿秋白
上一篇:王昭君出塞和親
下一篇:秋瑾血灑軒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