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民傷財的“阿思本艦隊”
腐配沒落的清王朝,對外屈辱妥協,對內殘酷壓榨。它的第一支現代化艦隊“阿思本艦隊”的創建和夭折,正是清政府極端腐敗的體現。
1861年,曾國藩向清政府建議建立三支水師以鎮壓太平天國。英國領事巴夏禮、赫德等人也游說朝廷,表示愿意幫助清朝購買兵艦。經朝廷獲準后,先由總理衙門拿出80萬兩銀子請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李泰國洽談買船事宜。李泰國則擅自把經費增加到107萬兩,并招摹了六百多名英國水手和軍官,委托英海軍上校阿思本為艦隊司令,并規定艦隊直接對李泰國負責,除了大清皇帝外不接受任何中國官員的命令:而皇帝的命令須有李泰國的副署才能生效。
1863年,這支具有七艘現代化裝備的兵船和一艘躉船的艦隊到達上海。李泰國實際想借艦隊挾制清政府,而清政府也清楚李的企圖。朝廷一方面感到這樣重要的一支艦隊由外國人控制很是危除;但同時也對力量日益擴大的湘、淮軍有所猜忌。因此試圖建立這樣一支艦隊,制造洋人和曾國藩、李鴻章之間的矛盾,從而控制湘淮軍。權衡再三,舉棋不定。曾國藩聞知艦隊已開進上海并提種種要求后,立刻上奏朝廷,態度十分強硬,堅決要求解散艦隊。另外也有部分官員反對將海軍軍權交給外國人。最后清政府決定解散艦隊。但為了不得罪洋人,賞給阿思巴白銀一萬兩,委托他把艦隊開回英國拍賣。后因變賣艦隊的收入還不夠遣散艦隊人員的費用,清政府忍痛又拿出31萬兩銀子,才算了結了這起“阿思巴艦隊”事件。
上一篇:勞民傷財的“字紙拜物教”
下一篇:勒柏辛斯卡婭肥皂泡式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