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嬌子成笑談
春秋末期的齊景公,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昏君,不僅治國無道,就連治家教子,也庸陋可笑。他有個幼兒,名喚孺子。他視如珍寶,百般溺愛。一次,為了讓孺子玩得開心,這個身為一國之主的人,竟然趴在地上當老牛,口里銜根細繩當嚼勒。孺子跨到他背上,手拿皮鞭,儼然牧童。“老牛”艱難地爬行,“牧童”高興地揮鞭。孰料正當樂不可支時,“牧童”從“老牛”后背上跌下來,雖不甚疼,但不依不饒,拉著韁繩的手使勁地拉來扯去,竟至把“老牛”的兩顆門牙拔掉了,鮮血淋漓。
魯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為孺子牛”,所用典故的出處便是這個可笑國君所演出的這個可笑的滑稽戲,不過反其義而用之罷了。
天下的父母,應當有一種勤勤懇懇的老黃牛精神。為了子女的成長,推干居濕,茹苦含辛;為了子女成才,兢兢業業,萬難不辭。這是應當充分肯定的偉大的犧牲精神。但這和齊景公式的溺愛毫無共同之處。
上一篇:晉武帝唐懿宗奢侈無度
下一篇:景山槐樹一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