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空探險第一人
1961年的4月12日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蘇聯航天員加加林率先遨游太空,成為“宇宙哥倫布”,開創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新紀元。
讓我們逆著歲月的斗轉星移,回到加加林當年的時空中,再次目睹太空飛人的風采吧。
1961年4月12日拂曉,荒涼的哈薩克大草原依然涼氣襲人,丘拉坦村民的生活依然寧靜和諧。此處以北4千米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中央豎立著一枚巨大的白色火箭,這就是SS-6洲際彈道導彈。不過其頂端裝的不是核彈頭,而是昨夜剛剛安裝就緒的“東方”-1載人飛船。不遠處停著裝有火箭燃料的列車。沙丘旁停放著紅色消防車。所有在場的人都非常激動,因為世界第一位飛往宇宙的使者——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少校將從這里升空。
為了這一天,有太多人熬過了無數不眠之夜,如今夢想就要成為現實!
4月10日,加加林與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登上發射臺的平臺。科羅廖夫說:“加加林,你真幸運。你將從無與倫比的高處觀看我們美麗的地球,但發射和飛行都不會輕松,要經受多種考驗,包括那些未預料到的。明天的飛行有風險。”接著他又安慰地講:“你要記住,不管發生什么事,我們都會盡力支援你。”加加林心潮起伏,無聲地點頭表示,無論如何也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4月12日清晨,加加林被醫生從夢中叫醒。早餐后,他乘汽車前往發射臺。身穿橙黃色艷麗而臃腫的航天服、頭戴乳白色頭盔的加加林從前門走下汽車。后面跟著航天服的設計師和一位醫生。加加林走向現場領導小組,舉手敬禮并報告:“國家委員會主席同志,飛行員加加林準備乘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飛行。”然后加加林向報界和電臺發表了簡短的歷史性講話,向人們揮手致意,登上了發射塔最上邊的平臺。
飛船艙內的電視機打開了。加加林面帶笑容、神采奕奕的影像出現在熒光屏上。開始30分鐘準備,10分鐘準備,兩分鐘準備,所有的人都屏息不動,似乎空氣也凝住了。
“預備——點火!”一聲令下,莫斯科時間9時零7分,火箭徐徐升起,與此同時,透過發動機的轟隆聲,清晰地傳來了加加林激動的道別聲:“我去了!”
伴隨著“東方”-1飛船進入人造地球衛星軌道,人類宇航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加加林在太空軌道上不禁歡呼起來:“多美啊!我看見了陸地、森林、海洋和云彩……”“東方”-1飛船載著加加林以每小時2.72萬千米的速度飛馳,越過蘇聯、印度、澳大利亞和太平洋上空,環繞地球運行。他在離地330千米高空飛行了108分鐘,繞地球飛行一圈后,按計劃安全返回地面。
這次飛行雖然短暫,但它打開了人類通向宇宙的道路。加加林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航天英雄。為了紀念這個劃時代的成就,4月12日被命名為“航空航天國際紀念日”。
加加林的登天秘聞
加加林108分鐘的航天奇跡震撼了全世界。蘇聯解體后,當年的“機密”被公開了。人們了解到許多與之有關的驚人內幕。
美國索斯比拍賣行曾發現一本世界首次載人航天的地面指令長卡爾波夫上校的日記。它記述了這次飛行的全過程,指出加加林在返回地球時遇到了麻煩。“東方”號飛船返回地面的程序是:制動火箭點火,座艙與儀器艙分離,座艙降到離地7千米時,加加林應被彈出座艙,用降落傘實現軟著陸。卡爾波夫在日記中寫道:“座艙與儀器艙不能及時分離,座艙瘋狂地旋轉。”“故障,不要驚慌。”很顯然,卡爾波夫當時心情十分緊張。分離過程原計劃用10秒鐘,但實際上用了10分鐘。在這10分鐘里,制動火箭推力使飛船不斷旋轉打滾。不過萬幸的是,兩者最后終于分離了,否則人類第一個太空使者就有去無回。事后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是連接不當,使兩艙一時難以脫離。
西方專家也相信日記的真實性,并認為若當時公開秘密,肯尼迪總統可能會延遲美國登月計劃,在地面上做更多的載人航天實驗和猴子的太空飛行實驗,以求美國的載人實驗能更穩妥可靠。然而在美蘇航天競爭時代,這兩個大國經常報喜不報憂。
1961年3月3日,蘇共中央收到“絕密”報告,內容是經過大量工作,已進行過7次不載人飛船的發射,其中“東方”-1飛船5次、“東方”-3A兩次,已完全能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了……烏斯季諾夫等許多重要人物在報告上簽了名。1961年4月3日,原蘇共中央通過了關于發射“東方”-3A飛船(一般報道是用“東方”-1飛船)的決議。
4月12日,加加林登上飛船,關上座艙蓋后發現儀表沒有顯示“密封”信號。主體設計師和戰斗班立即排障。在太空飛行中,加加林說過“感到很難受,但可以忍耐”。加加林返回時,科羅廖夫(飛船總設計師)打電話給赫魯曉夫說:“降落傘已打開,正在著陸,飛船正常。”赫魯曉夫則問:“人活著嗎?在發信號嗎?活著?”這些都表明首次載人航天多不容易,尤其是彈射跳傘對加加林更是一次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的考驗。
另據報道,1960年5月15日,第一艘“東方”號不載人飛船發射時沒帶防護罩,無降落傘系統,更無彈射裝置。其目的是驗證姿態控制系統和著陸座艙分離系統。結果這艘飛船不僅沒有返回,而且被拋到更高軌道。同年7月23日再次發射時又因火箭故障而失敗。8月19日第3次發射獲得成功。“東方”號飛船載2只狗和50只老鼠首次成功落地。不過專家發現,在飛船繞地第4圈時,一只狗嚴重嘔吐。因此他們決定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時只繞地1圈就返回。同年12月1日,一艘“東方”號飛船載動物上天后,因制動系統故障,返回時失敗。12月21日的另一次發射也由于火箭故障再次夭折。直到1961年3月9日和21日兩艘載狗和“模擬人”的“東方”號飛船雙雙發射和返回成功后,蘇共中央才于4月3日作出決定進行首次載人航天。同年4月8日指定加加林為第一個上天的航天員。4天后,加加林乘飛船升空,成為第一名征服太空的英雄。
人類為打開通天之門,曾付出了巨大代價。在加加林上天前,曾用各種生物火箭進行了31次動物飛行(高度110~450千米),用衛星進行了7次帶有動物及生物培養試驗的太空飛行。
加加林總結自己在太空中的工作時寫道:“我受命進行歷史上第一次航天飛行,可以作出人類航天飛行能成為現實可能性的結論。‘東方’號飛船的飛行好像是本世紀的奇跡,但奇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實際情況。航天飛行不是某一個或某一伙人的事。這是人類在其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歷史過程……”
1968年3月27日,他和飛行教練員謝廖金在一次例行訓練飛行中,因駕駛的雙座噴氣式飛機墜毀而罹難。
作為世界上第一名航天英雄,加加林的名字與其開拓精神永存,為一代又一代人所敬仰,成為鼓舞全人類繼續進行太空探險的一面光輝旗幟。
上一篇:頗具藝術才華的蔡琰
下一篇:亞歷山大的征戰探險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