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槐樹一歷史的見證
景山公園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元代初期這里原是一座小山丘,名叫“青山”,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修建皇宮時,因為在山下堆放過煤,又稱“煤山”,后來修故宮時,把當時的建筑廢棄物堆積煤山,形成了景山。清代乾隆十五年(1751年)依山就勢,在五個山峰上建造了五座不同形式的亭子,中峰上的亭子叫“萬春亭”,立于43米高處,是舊北京的中心點,也是最高點,其余四亭左右對稱,每座亭中都有一尊象征性的銅鑄神像,1900年被八國聯軍搶去四尊,另一尊也破壞無存了。
明清兩代,景山上下遍植松柏,滿目青翠,在它的東麓觀妙亭下,有一株老槐,1644年3月,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城時,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于3月19日狼狽逃到景山,在這里刺殺公主,逼死皇后,自己吊死在這棵老槐樹上。如今,作為歷史見證的這棵老槐樹已經不存,但人們在周圍作了標志,園林管理部門補種了一棵槐樹,可惜槐樹太小,讓人無法聯想到三百多年前發生在這里的事情。
一個朝代的衰敗竟然在一棵普通的老槐樹上刻下了痕跡,那么這棵樹竟也變得不普通了,因為它是歷史的見證。
上一篇:景公嬌子成笑談
下一篇:曹操蒙受著說不清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