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兵必敗
公元208年,曹操在消滅袁紹,統一北方之后,又揮軍南下,打算統一全國。這時占據荊州的劉表剛剛死去,他的次子劉琮繼位。在曹軍的威懾下,懦弱的劉琮不戰而降。占據荊州后,曹操率領20多萬大軍,自江陵(今湖北省江陵)順流而下,要一舉消滅孫權和劉備。處于劣勢的孫權和劉備聯合在一起,共同抗曹。
曹操自以為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根本不把孫權和劉備放在眼里,實際上曹操雖有二十多萬軍隊,可其中大多數是北方人,不習水戰,且遠道而來,長期連續作戰,士卒精疲力盡,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此外,還有北方將士不服南方水土容易得病。這些問題使曹軍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卻沒有引起曹操的重視。而孫權和劉備卻非常謹慎,根據曹軍的弱點和己方的長處,擬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曹軍和孫劉聯軍相遇于赤壁(今湖北省嘉魚縣境內),初戰便因將士不服水土發生疫病而失利,只得退到長江北岸,隔江與孫劉聯軍對峙。曹操鑒于將士不習水戰,下令用鐵索把戰船連在一起。孫劉聯軍根據曹軍戰船連在一起易受火攻的弱點,火燒曹軍戰船,大火一直延燒到岸上的軍營,曹軍被燒死和溺水而死者甚多。孫劉聯軍乘勝追擊,大破曹軍。加上饑餓和疫病,這時曹軍死亡有一大半。曹操無力再戰,只得退回北方。
曹操在取得節節勝利之后,滋長了驕傲輕敵的思想,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慘遭失敗,此正是驕兵必敗。歷史的教訓告誡我們,驕傲與失敗是孿生兄弟。越是在有利的形勢下,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然,就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
上一篇:風陵渡中學校長被扣事件
下一篇:高鳳翰《硯史》流傳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