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藻《堅磨生詩鈔》案
雍正之世,以大興文字獄為武器,得以乾綱獨斷、朋黨偃息。乾隆一登基,大小臣公又故態復萌,開始門戶紛爭,暗中較量,而其根子卻在先帝所最為依重的兩位名臣鄂爾泰和張廷玉身上。乾隆自登基以來,一直在尋找機會,對朋黨勢力進行打擊。經過多年的精心策劃,鄂爾泰的門生,內閣大學士胡中藻被選作了突破口。
胡中藻,江西新建人,乾隆元年進士,以鄂爾泰的門人,依草附木,攀援門戶,平素又喜吟詩作文,與人唱和。從乾隆欲打擊朋黨的目的來看,選擇他作為突破口有以下意義:其一,胡中藻出身科甲,名列清華,官內閣學士,又兼了侍郎銜,論官品不大不小而且很有影響,是知識分子出身的人;其二,胡中藻平素以鄂爾泰高足自居,又與鄂爾泰的侄子,歷任方面大員的鄂昌關系密切,而對張廷玉系統的官僚則視作仇敵;其三,胡中藻出過一本名為《堅磨生詩鈔》的詩集,文辭險怪,盡可以拿來下其手,隨意羅織。這第三點最為重要,所以,自張廷玉還鄉以后,乾隆就交待曾在軍機處行走的蔣溥一項特殊的使命:從《堅磨生詩草》的字里行間推敲出胡中藻的狼子野心。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乾隆乃密令廣西巡撫衛哲治查出胡中藻任廣西督學時所出試題及唱和詩三十六首,并任陜西學政時所刻詩文一本。隨即令將胡中藻由江西原籍押解來京。又命軍機大臣阿里袞等提訊為《堅磨生詩鈔》作序,刊刻的侍郎張泰開。
三月十三日,乾隆帝從泰陵返京途中、駐蹕于永定河附近的韓林行宮,突然把大學士、九卿、翰林、詹事、科道等召起來聆聽面諭。乾隆帝說:“經過先帝嚴加懲罰和改造,數十年來官吏百姓都知道遵守不犯。想不到現在竟有出身科名、自來以清要立朝的人也為鬼迷心竅,借著詩歌吟詩,大肆宣傳其悖逆詆毀的論調。”聽到這里,群臣相顧失色,科甲出身的翰林更是把心提了起來。乾隆點出胡中藻的名時,大小臣才驚魂稍定,細聽胡中藻的罪狀。
罪狀主要是從《堅磨生詩抄》中摘來的詩句,乾隆帝隨引隨駁:
胡中藻以“堅磨生”為號,顯系表示自己操守堅定,其志不可磨滅,以此為號,居心何在?這是懷念亡明的企圖。
《詩鈔》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濁、清對用,講的是政治節操,乾隆帝則曲說道:加“濁”字于我大清國號之上,是什么用意?
胡詩“老佛如今無病病,朝門聞說不開開”。乾隆硬要對號如座,說“老佛是指的他,然后辯駁說:我每天早晨都聽政,召見群臣,怎么要說我“朝門不開”呢?
胡中藻寫有頌揚蠲免善政的詩:“那是偏災今降雨,況如平日佛點燈”。乾隆帝也認為這意含諷刺,說:我一聽說百姓因災荒歉收,就立即加以賑恤救濟,你怎么說卻像佛點燈一樣難于見到?”
胡詩“孝賢皇后之喪”有“并花已覺單無蒂”,以并蒂花比喻帝后的恩愛。乾隆卻牽強附會為暗指孝賢皇后干政,并指責說:“我什么時候允許過朝廷中有干預朝政、驕縱外戚之事?”
胡詩中又有“其夫若父屬,妻皆母道之”,把帝后比于父母,以表臣子忠愛之忱。乾隆帝大怒,說:“君父是人之通稱,君應冠于父之上,說父君猶不可,怎么敢把君直稱作父?而且直說‘其夫’、‘妻’,喪心病狂,到了極點!”。
胡詩還有“下眼訓平夷”,乾隆帝認為是巧罵自己,說胡中藻出任學政時,曾面訓他論文取士應該以平正為優,胡心中不滿,用“下眼”暗刺我識力卑下之意。
……
諸如此類的罪證,乾隆帝不厭其煩,一口氣列舉了不下四十條,而幾乎每一條都如上面所舉一樣望文生義、百般挑剔,嚴詞吹求,謬加指責。只有一條乾隆帝說對了,那就是《堅磨生詩鈔》中有“記出西林第一門”之句,鄂爾泰姓西林覺羅,胡中藻平日以鄂第一弟子自詡,乾隆抓住胡中藻這句詩上綱上線,痛斥他“攀援門戶,恬不知恥”,算沒有冤枉他。但這一條與其他大約四十條攻擊大清朝與乾隆帝的叛逆大罪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乾隆帝惟恐群臣不能仰體圣意,所以,在面諭將近尾聲時,又聲色俱厲地說:“我從來不以語言文字來責人之罪,而像胡中藻的詩其措詞用意并非一般的語言文字的錯誤,他誹謗我個人還可以容忍,而誹謗本朝廷則是屬于叛逆行為。他這詩我已看見好幾年了,我一直以為會有明于大義的人看出其中惡意會將之檢舉揭發,沒想到在廷諸官及專職上言的官吏們并無一人來參奏,可見這種東西人們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相習成風,牢不可破了。我才不得不申張國法,糾正這種惡劣風氣,效法先皇誅查嗣庭的做法了。”乾隆欲要以文字之獄殺胡中藻以振刷朋黨惡習,這才是洋洋萬言的畫龍點睛之筆。
四月,大學士,九卿等以胡中藻“違天叛道,覆載不容,合依大逆凌遲處死”具奏。乾隆帝命免其凌遲,即行處斬。其弟胡中寬等從寬免其緣坐;鄂爾泰系中藻座師,對胡詩獨加贊賞,以其身為滿洲大臣而蹈漢人惡習,著撤出賢良祠;鄂爾泰之侄鄂昌與中藻敘門誼,論杯酒,解京治罪,后以鄂昌所著“塞上吟”語多怨望等,從寬賜自盡;大學士史貽直曾致書鄂昌,為其子請托,從寬以原品休致,勒令回籍,閉戶家居。
封建帝王為了鞏固其皇權的獨尊,必然要嚴厲打擊朋黨紛爭及其對帝權的削弱,文字獄是帝王們常用的羅織罪名的手段。胡中藻之案的奧妙其實盡在于此。此案之后,大小臣工俯首貼耳,噤若寒蟬,乾隆的時代才真正開始了。
上一篇:絞殺市民經濟的清王朝
下一篇:腓力二世的暴政引發尼德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