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恥的鴉片走私貿易
英國的機器工業品,由于中國的自給自足經濟和清政府的閉關政策,不能在中國取得廣泛推銷機會。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達到開辟市場的目的,竟無恥地進行鴉片走私。
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究竟向中國走私了多少鴉片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據馬士的《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一書的估計,也可略知梗概。馬士提供了兩個估計數字。第一,販運到中國的鴉片數量,僅在1838年就達到40,200箱。第二,中國消費鴉片的數量和價值188,514,393元。從1821年至1839年,十九年間,英國從中國每年掠奪去的現銀達數百萬元。
隨著鴉片的大量輸入,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禍害。
首先,鴉片流毒全國,嚴重地摧殘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1829年(道光九年)御史章沅奏稱:“鴉片煙一物,流毒滋甚,……且一徑嗜煙,刻不可離,中人之家往往破產,而此煙能提攝百脈,愈人小疾,久之精氣大耗,無可救治,為害尤烈。其始食此僅系幕友長隨,今則官民士紳皆所不免;其始僅在海濱近地,今則漸染十數省之廣”。
其次,白銀大量外流,銀貴錢賤,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中國和西方各國貿易一直維持著貿易出超、白銀進口的局面。但是,由于鴉片大量輸入,白銀由進口變成了出口。據統計:1814年至1815年,中國對印度的白銀出口量達130萬兩左右,此后出口一直繼續增大,到1838年至1839年則超過600萬兩。這僅僅是對印度的出口,加上對其他地區的出口,數量更為龐大。估計鴉片戰爭前夕中國每年的白銀流出量決人不在一千萬兩以下。白銀大量外流的結果,發生了銀貴錢賤的危機。按照清朝的規定,每兩銀子換錢一千文,而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每兩銀子換錢一千二百余文,到1839年則換錢一千六百余文,銀價上漲,勞動人民首先受害,因為農民和手工業者平時出賣產品所得的都是制錢,而清朝規定交納的各種賦稅,卻必須折成白銀。這樣一來,上繳賦稅實際上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與此同時,也加深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
總之,煙毒泛濫于中國,已造成無窮的禍害,中華民放與外國資本主義之間的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清政府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統治,采納了禁煙主張。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前赴廣州查辦鴉片。英國侵略者為了保護鴉片利益,公然發動武裝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可恥的鴉片走私貿易給我們留了一則歷史教訓:帝國主義侵略者只要有利可圖,就會無惡不做,無孔不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上一篇:可恥的叛徒張國燾
下一篇:吉姆·索帕的終生遺憾